[实用新型]一种3D环保吹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97615.1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0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芦建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自强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48 | 分类号: | B29C49/48;B29C49/70;B29C49/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环保吹塑模具,包括底板、气缸、模具本体、矩形块、螺帽、条形孔、牵拉块、第一电机、第一放置槽、矩形凹槽、螺杆、第二电机和第二放置槽。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带动共同连接的矩形块向左或向右移动,达到将两个模具本体交替处于脱模分离或模具闭合的效果,能够交替使用两个吹塑模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启动对应的气缸处于伸展状态向下模具内部推入,使得下模具内的塑件从下模具内分离,从而能够实现将塑件快速脱模的功能,且便于将塑件推动掉落在预先放置的盛装结构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塑模具,具体是一种3D环保吹塑模具,属于吹塑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吹塑工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用于生产低密度聚乙烯小瓶,50年代后期,随着高密度聚乙烯的诞生和吹塑成型机的发展,吹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中空容器的体积可达数千升,有的生产已采用了计算机控制。
一般吹塑模具为单组结构,每次吹塑成型一件塑件,所需操作时间较长,且下一个待吹塑件操作延迟,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塑件从模具内取出的相应结构有待从结构上进行改进完善。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3D环保吹塑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3D环保吹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3D环保吹塑模具,包括模具本体、转换结构和脱模结构,所述模具本体设有两个,且两个模具本体的上模具分别安装在同一个矩形块两端,两个所述模具本体的下模具底部分别转动安装在底板顶部两端;
所述转换结构包括螺杆,所述螺杆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螺杆对称转动安装在同一个矩形凹槽内,所述矩形凹槽内顶部通过两个条形孔与底板顶部表面连通,且位于对应条形孔内的牵拉块两端分别安装在矩形块底部和螺帽环形面上,所述螺帽螺纹连接在对应的螺杆上,且螺杆一端安装在对应的第二电机的轴杆一端;
所述脱模结构包括气缸和第一电机,所述气缸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气缸分别安装在两个模具本体的下模具外侧表面中部,所述气缸的推杆位于下模具内部,所述第一电机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轴杆安装在两个模具本体的下模具底部连接转轴一端。
优选的,所述矩形凹槽开设在底板底部中部,且底板底部一侧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底板底部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放置槽。
优选的,所述气缸的推杆端面规格形状与模具本体相应内部相应部位规格形状一致,且两个气缸通过软管与外接气动控制器及气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通过导电线与外接控制器及电源电性连接,且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对应安装在第一放置槽内和第二放置槽内。
优选的,所述矩形块一端的上模具与对应的下模具之间距离尺寸大于一个上模具的宽度尺寸,且上模具通过相应的驱动结构与对应的下模具相互贴靠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模具本体的上模具底部与下模具底部始终处于平齐状态,且模具本体位于吹塑设备相应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3D环保吹塑模具设计合理,通过带动共同连接的矩形块向左或向右移动,达到将两个模具本体交替处于脱模分离或模具闭合的效果,能够交替使用两个吹塑模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该种3D环保吹塑模具设计合理,通过启动对应的气缸处于伸展状态向下模具内部推入,使得下模具内的塑件从下模具内分离,从而能够实现将塑件快速脱模的功能,且便于将塑件推动掉落在预先放置的盛装结构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自强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自强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76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用排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更换切割锯的铝型材单头任意角切割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