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97425.X | 申请日: | 201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4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黄璜;蔡霖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通亿利模具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3/52 | 分类号: | B29C43/52;B29C43/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工用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相对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两个竖向的支撑架,同一侧的支撑架之间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活动臂,活动臂朝向模具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呈阵列式分布的喷头,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水箱,水箱的出水口引出输送水管,所述输送水管的顶端向上延伸,并且输送水管的顶端与安装板上设置的其中一个喷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模具冷却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在使用本冷却装置时,机械化的降温作业,为人工操作提供了便捷,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使用简单,维护方便,实用性增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加工一般是将材料放置在上下模之间,在压力机的作用下实现材料的成型,在模具的成型过程中需要对模具进行冷却散热,加速模具的成型,现有技术下,模具的冷却降温工作一般通过人工手持喷雾枪进行喷洒来实现的,操作较为繁琐,且人为作业过程中难免出现喷洒不均匀的现象,模具的冷却效果不好,散热冷却工作的进行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模具冷却工作效率低下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相对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两个竖向的支撑架,同一侧的支撑架之间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活动臂,活动臂朝向模具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呈阵列式分布的喷头,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水箱,水箱的出水口引出输送水管,所述输送水管的顶端向上延伸,并且输送水管的顶端与安装板上设置的其中一个喷头相连接。
优选的,各个喷头之间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输送水管的管道上设置有水泵,通过所述输送水管将水箱中的水引入至喷头。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推动油缸,同一侧的推动油缸与支撑架的位置相对,并且活动臂远离模具的端部朝向推动油缸的方向。
优选的,所述推动油缸的输出端引出向上的推动活塞杆,该推动活塞杆的顶端与所述活动臂远离模具的端部铰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方案提出的冷却装置,解决了模具冷却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在使用本冷却装置时,机械化的降温作业,为人工操作提供了便捷,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使用简单,维护方便,实用性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的冷却降温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的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下模具、3上模具、4支撑架、5活动臂、6推动油缸、7安装板、8喷头、9水箱、10输送水管、11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通亿利模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通亿利模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74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瓶盖分离用输送机构
- 下一篇:一种LED驱动器的灌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