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轨道气密自动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95828.0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9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曾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欧尼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2 | 分类号: | E06B5/12;E06B3/46;E05D15/06;E06B7/16;E06B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沈栋栋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轨 气密 自动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轨道气密自动门,属于密封门的技术领域。一种双轨道气密自动门包括门梁、双轨道、皮带、吊架装置、驱动执行器、轮张紧装置、控制装置以及门体;本实用新型将双轨道的每一轨道上均设置有外凸的圆弧凸面且于其末端均弯折倾斜设置形成转向下沉段,同时吊架装置的导轮为内凹型轮,从而使得能门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通过转向下沉段导向,实现门体向门框和地面靠拢,从而借助密封条进行密封,同时也能通过调节弯折程度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避免了需增加轨道厚度来满足使用需求所带来的成本高,变向起始处易造成卡顿、磨损、噪音以及破坏表面氧化层的问题,从而有效降低了加工难度,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门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双轨道气密自动门。
背景技术
由于气密自动门的气密性好,能实现空间的有效隔断,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医疗领域的手术室中。
目前,市场的气密自动门包括吊装结构、轨道结构以及驱动结构和控制结构,吊装结构将门体吊装于门框上,通过轨道对吊装结构导向,同时控制结构控制驱动结构带动吊装结构运动,实现门体的自动开启和关闭,并通过轨道上开变向下沉槽来实现门体向门框和地面靠拢的动作,结合门框和门体上的密封条实现门框和门体的密封。但是,现有的轨道是扁平的轨道,并于轨道的末端通过切削加工开变向下沉槽,同时吊装结构的导轮为外凸轮,使得轨道上的变向下沉槽的深度有限,使得门体的向门框和地面靠拢的幅度较小,在墙面、地面或门框存在不平整的情况下,难以保证了门体能与门框和地面压紧,导致气密性降低的问题,若通过增加轨道的厚度来提升变向下沉槽的深度,则增加了材料成本,另外,在轨道上进行切削加工,会使得轨道在变向下沉槽的初始位置处的平滑度不够,使得导轮在经过时出现卡顿、噪音以及磨损的问题,另外还造成了轨道表面的氧化层的破坏,缩短了使用寿命,导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双轨道气密自动门,以设置外凸的轨道和滑设于轨道上的内凹型的导轮,并且轨道的末端直接采用折弯的方式进行变向,使得轨道末端自身便可实现变向和下沉,有效保证了轨道弯折处的圆滑过渡,过渡面处的表面光洁度更高,避免了导轮经过时出现卡顿、噪音以及磨损的问题,同时也能通过调整弯折程度实现对门体向门框和地面靠拢幅度的调节,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操作方便,成本低,同时,还可避免对轨道表面的氧化层的破坏,延长使用寿命,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轨道气密自动门,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门梁、双轨道、皮带、吊架装置、驱动执行器、轮张紧装置、控制装置以及门体,门梁横置于门框的上方,门梁上设置有双轨道,且双轨道上滑动连接有吊架装置,且吊架装置的下方吊装有门体,另外,驱动执行器和轮张紧装置分别设置于门梁的两端,皮带的两端分别绕设于驱动执行器和轮张紧装置上,控制装置电连接于驱动执行器上,同时,门体的顶部设置有皮带连接架并与皮带连接,其中,
双轨道分为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圆弧凸面,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分别设置于门梁的两端,且第一轨道的末端与第二轨道的前端靠近,同时,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同轴设置,并且,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末端均设置有转向下沉段,转向下沉段同时向门框所在平面和地面所在平面的两个方向弯折倾斜,为门体下沉和向门框一侧靠拢导向;
吊架装置包括连接架和导轮,连接架的一端固定于门体的顶部上,连接架的另一端固定于导轮的轮轴上,且导轮为内凹型轮,导轮滑设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且导轮的内凹面与双轨道的圆弧凸面配合。
上述的一种双轨道气密自动门,其中,吊架装置包括单轮吊架和双轮吊架,单轮吊架和双轮吊架分别设置于门体的顶部的两侧,且单轮吊架设置于靠近第二轨道的一侧,双轮吊架设置于靠近第一轨道的一侧。
上述的一种双轨道气密自动门,其中,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转向下沉段分别对应门框的两竖挡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欧尼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欧尼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58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混合强度的闪速炉喷嘴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饼干生产用抓饼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