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胞划痕小室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95332.3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6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罗瑛;向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26;C12M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41000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 划痕 小室 | ||
本实用新型创造提供了一种细胞划痕小室,所述小室内部两侧壁垂直设置导向槽,导向槽为两个沿小室中心线对称设置,导向槽上端设置开口,所述导向槽内配装有细胞划痕装置;本实用新型创造所述的一种细胞划痕小室,细胞种板后,手工将中轴插下,使划痕线柱与小室底面完全贴合。当细胞增殖至适合划痕的条件时,拔除中轴,留下划痕线;本装置解决了细胞划痕实验中容易污染,划痕线的宽窄不一、弯曲不直、板面损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创造具有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小室的制作简单、实用性强,可将划痕线标准化,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创造属于细胞培养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细胞划痕小室。
背景技术
细胞划痕实验是一种研究细胞迁移的体外实验方法,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当细胞长到融合成单层状态时,在融合的单层细胞上人为制造一个空白区域,成为划痕,划痕边缘的细胞会逐渐进入该空白区域使得划痕愈合。
传统的细胞划痕实验是以直尺固定于孔板上方,再以10ul的tip头为操作工具以制造细胞划痕线。由于直尺贴于孔板上方以及划痕的动作,不可避免增加了细胞污染的几率。手工制作划痕线很难把握施加的力度,从而导致划痕线的宽窄不一、弯曲不直、板面损伤等问题,影响实验结果增加了实验的失败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创造旨在提出一种细胞划痕小室,以解决细胞划痕实验过程中容易污染细胞,且划痕线效果不一致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细胞划痕小室,包括培养细胞用小室,所述小室内部两侧壁垂直设置导向槽,导向槽为两个沿小室中心线对称设置,导向槽上端设置开口,所述导向槽内配装有细胞划痕装置;
所述细胞划痕装置包括手柄、中轴、导向板、线柱板和划痕线柱。中轴垂直设置于所述小室的中心位置,中轴上端设置手柄,中轴中间区域固定设置导向板,导向板两侧配装于所述导向槽内,导向板可沿导向槽上下移动,导向板下端与限位板抵接使划痕线柱悬挂于小室内。中轴下端通过线柱板连接划痕线柱,划痕线柱呈长方体形状,为两条或两条以上沿所述小室底面均匀排布且与所述小室底面平行设置,划痕线柱距离所述小室底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细胞培养液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内侧壁设置有摩擦条,所述导向板两侧与导向槽接触面设置有摩擦条。所述摩擦条为多条沿所述导向槽内侧壁、导向板两侧与导向槽接触面水平均匀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呈上宽下窄的梯形,靠近所述小室底面一端的开口宽度小于靠近所述小室顶部一端的开口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划痕线柱通过限位板可悬挂于距离所述小室底面高度为 2至4MM的位置,所述导向槽下端距离所述小室底面高度为2至4MM。
进一步的,所述小室底面设置有划痕定位线,划痕定位线为多条沿所述小室中心线平行设置的深色线条。
进一步的,还包括六孔板,在六孔板的小室内设置所述划痕装置和所述导向槽。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和细胞划痕装置由聚苯乙烯为材料制成。聚苯乙烯材料具有弹性,向下插入导向板时,导向槽下部可产生弹性扩张,导向板与导向槽更加紧密配合,使划痕线柱与小室底面持续稳定贴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创造所述的一种细胞划痕小室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53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拨类乐器的本体结构和弹拨类乐器
- 下一篇:一种带灭火装置的防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