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95063.0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5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伦;王庆华;陈国友;王多双;程贵珠;尤胜超;李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叉车 平衡 后桥 总成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包括车体总成、固设于车体总成上部的支撑总成、以及活动安装在车体总成上部的滑动总成;所述支撑总成包括支撑在平衡重底部并可调整平衡重高度的支撑组件、以及横跨两所述车体滑轨的限位组件,所述滑动总成的两端沿着所述车体滑轨作往复式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总成实现对叉车平衡重的快速限位、滑动总成实现对后桥总成的快速定位,并使得后桥总成可根据叉车平衡重的位置进行横向与纵向的位置调整,操作快速简便,保证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之间相对位置的准确性,提高了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之间的合装质量,大幅度的提高了叉车平衡重的合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叉车行业的发展,叉车产品结构不断的优化升级,无尾架结构的叉车已成为发展趋势。相对于传统的有尾架结构的叉车,无尾架叉车具有如下优点:
(1)省去了叉车生产过程中尾架的加工,节约了加工尾架所需的材料,有效节约了叉车尾架的加工成本;同时,加大的减少了因加工尾架带来的人工焊接量,简化了叉车的整车结构;
(2)无尾架叉车的车架尺寸较小,降低了平衡重的高度和整车重心,提高了整车的稳定性、扩大了整车的后视野。
但从装配角度而言,无尾架叉车的装配工艺较为复杂,主要在于叉车平衡重与后桥合装操作比较困难。在现有技术中,常采用起吊设备进行辅助装配,先将叉车平衡重放置于地面上;再吊装后桥与平衡重进行合装;最后用起吊设备将合装后的平衡重、后桥总成从地面上吊起来放置于存放架上备用。
在采用起吊设备进行辅助装配的过程中,因平衡重的外形尺寸较大、且重量可达3吨,用起吊设备将其横放于地面上时操作不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在平衡重与后桥合装后,采用起吊合装后的平衡重、后桥总成易发生磕碰,无法保证平衡重、后桥总成的表面质量,进而无法保证平衡重、后桥总层的装配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叉车平衡重与后桥总成的合装工装,包括车体总成、固设于车体总成上部的支撑总成、以及活动安装在车体总成上部的滑动总成;
所述车体总成包括两沿着横向相对设置的车体滑轨;
所述支撑总成包括支撑在平衡重底部并可调整平衡重高度的支撑组件、以及横跨两所述车体滑轨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为开口朝向所述滑动总成的半包围框架结构;
所述滑动总成位于所述限位组件的下方、且所述滑动总成的两端沿着所述车体滑轨作往复式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体总成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板组;
两所述车体滑轨固定焊接于所述支撑板组的上部、并与两所述支撑板组围成框架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组包括站立设置的外轮安装板、设置在外轮安装板内侧的内轮支撑座、以及水平设置于外轮安装板和内轮支撑座顶部的连接板;
所述外轮安装板的中部开设有上小下大的梯形开口、且所述外轮安装板下部两角的外侧装有外滚轮;
所述内轮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外轮安装板的内侧、且所述内轮支撑座的底部安装有内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总成设置于其中一所述支撑板组上部的内侧并偏向于所述车体滑轨的一端,所述车体滑轨的另一端设有防止所述滑动总成滑出的固定限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5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盲区探测的视野补充系统
- 下一篇:一种预制叠合板生产用上模矩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