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脑血管患者恢复用辅助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94703.6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8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郝春颖;吕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血管 患者 恢复 辅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脑血管患者恢复用辅助带,包括腰带,腰带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腰带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轮,转轮上开凿有轮槽,轮槽的内部活动设有提拉绳,提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条,固定条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踩板,固定条底端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弧形踩板,第二弧形踩板的顶端开凿有多个插孔,本实用新型一种心脑血管患者恢复用辅助带,设置了第一弧形踩板和第二弧形踩板,第二弧形踩板与固定条滑动连接的设计,在配合插销和插孔的使用下,可以灵活根据患者脚宽的不同,调节距离,从而将患者脚部卡住,大大降低在康复行走时脱落导致绊摔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恢复带,特别涉及一种心脑血管患者恢复用辅助带。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目前心脑血管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借助辅助带辅助训练行走,但是传统的辅助带在使用时,存在着以下的缺陷:
1、现有的辅助带脚环尺寸固定,患者脚宽并不相同,在行走训练期间,脚部容易从脚环中脱落,导致绊倒的情况发生,使用期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辅助带在对脚部进行提升时,都需要患者手部带动向上拉动,这样患者做功量较大,比较耗费体力,在康复训练期间,并不能长时间的帮助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脑血管患者恢复用辅助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能灵活调节、容易脱落、较为耗费体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脑血管患者恢复用辅助带,包括腰带,所述腰带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腰带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上开凿有轮槽,所述轮槽的内部活动设有提拉绳,所述提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踩板,所述固定条底端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弧形踩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弧形踩板的顶端开凿有多个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壁设有防滑纹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条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部穿插连接有插销,所述插销与插孔位置正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提拉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外壁套设有硅胶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腰带的两端头通过拉链固定连接,所述轮槽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弧形踩板和第二弧形踩板,第二弧形踩板与固定条滑动连接的设计,在配合插销和插孔的使用下,可以灵活根据患者脚宽的不同,调节距离,从而将患者脚部卡住,大大降低在康复行走时脱落导致绊摔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两个转轮和提拉绳,在配合握把的使用下,可以通过交替下压握把带动固定条的升起,向下压动更加省力,代替传统的人手向上提拉,用力更小,使用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4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卸料装置的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于老年呼吸用的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