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重用70系列低扁平充气子午线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94425.4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6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俞惠友;王学瑞;曹秋菊;袁梦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00 | 分类号: | B60C9/00;B60C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恒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8 | 代理人: | 王从友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重 70 系列 扁平 充气 子午线 轮胎 | ||
本申请涉及轮胎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重用70系列低扁平充气子午线轮胎。其带束层结构组成为:与胎体层相邻的钢丝带束层是沿周向角度为22~25°的1号带束层,在1号带束层外侧是一层沿周向按角度15~18°排列的2号带束层,在2号带束层外侧是一层沿周向按角度15~18°排列的3号带束层,同时在2号带束层外侧3号带束层旁箍两层0°带束层;其中,1号带束层与2号带束层钢丝排列方向交叉,2号带束层与3号带束层钢丝排列方向交叉;2号带束与0度带束宽度差级a为5~10mm,1号带束与0度带束宽度差级b为0~5mm,1号带束与2号带束宽度差级c为10~15mm。通过带束层宽度差级优化的结构设计方法,提高公制70系列载重胎的接地特性,进而提高轮胎的综合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轮胎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重用70系列低扁平充气子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全钢载重轮胎是在A4纸大小的接地面积上实现轮胎的负重、行驶、制动、转向等功能,所以接地性能的好坏直接与轮胎的磨耗、偏磨、转向、噪音等动态性能具有关联性。
带束层是轮胎气压分担的主要部件,尤其是针对70及以下扁平轮胎规格,带束层的气压分担率更高,这也意味着带束层对轮胎接地的贡献更大,本申请正是利用带束层结构设计来提高载重用轮胎的接地性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重用70系列低扁平充气子午线轮胎,用以保证此类轮胎的接地印痕形状及接地压力均匀性,进而保证轮胎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载重用低扁平充气子午线轮胎,其带束层结构组成为:与胎体层相邻的钢丝带束层是沿周向角度为22~25°的1号带束层,在1号带束层外侧是一层沿周向按角度15~18°排列的2号带束层,在2号带束层外侧是一层沿周向按角度15~18°排列的3号带束层,同时在2号带束层外侧3号带束层旁箍两层0°带束层;其中,1号带束层与2号带束层钢丝排列方向交叉,2号带束层与3号带束层钢丝排列方向交叉;2号带束与0度带束宽度差级a为5~10mm,1号带束与0度带束宽度差级b为0~5mm,1号带束与2号带束宽度差级c为10~15mm。
作为优选,通过胎面肩部顶点作垂直于胎体(5)的法线并以此为基准线,最宽2号带束层宽度延伸至法线上。
作为优选,0度带束层宽度选择为25-32mm。
作为优选,1号带束层与2号带束层使用的钢丝为2+7×0.30ST,3号带束层使用的钢丝为5×0.35HI,0度带束层使用的钢丝为3×7×0.20HE。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带束层宽度差级优化的结构设计方法,提高公制70系列载重胎的接地特性,进而提高轮胎的综合使用性能。其中,带束层宽度差级优化设计是本申请轮胎获得优异接地性能的关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轮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轮胎接地压力分布图。
图3是对比案例轮胎接地压力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以公制70系列载重胎255/70R22.5为例,通过带束层的不同组合方式进行多次试验,结果发现本申请轮胎的带束层结构在静态标准载荷、标准气压条件下能获得最佳的接地特性。
图1为本申请轮胎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内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44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