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心后稳定杆和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93951.9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2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梁冰寒;徐达;沈东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胡影 |
地址: | 10013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稳定 具有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心后稳定杆和具有其的车辆,包括稳定杆本体、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稳定杆本体形成为空心状;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在第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在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衬套,所述第一衬套套设在所述稳定杆本体的第一端的外侧;第二衬套,所述第二衬套套设在所述稳定杆本体的第二端的外侧;通过采用空心的稳定杆,根据整车进行调整,后稳定杆采用外直径22mm,内直径15mm的空心管材制作,后稳定杆刚度提高7.1%;相对低刚度外直径21mm的实心稳定杆,重量由4.1kg减轻至3.1kg,减重1kg;最大程度优化B40L‑F05车型铺装路面操纵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心后稳定杆和具有该空心后稳定杆的车辆。
背景技术
稳定杆,也叫防倾杆,是汽车悬挂中的一种辅助弹性元件,横置在汽车的前端和后端,作用是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防止汽车横向倾翻和改善平顺性。
目前国内的车用横向稳定杆多采用实心,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汽车工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汽车轻量化成为了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减重有利于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的优化;减少重量降低油耗,有利于优化整车操纵稳定性,有必要对稳定杆进行轻量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心后稳定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空心后稳定杆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心后稳定杆,包括:
稳定杆本体,所述稳定杆本体形成为空心状,所述稳定杆本体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端;
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用于与汽车的底盘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延伸方向一致;
第一衬套,所述第一衬套套设在所述稳定杆本体的第一端的外侧;
第二衬套,所述第二衬套套设在所述稳定杆本体的第二端的外侧;
所述稳定杆本体的内径限定为12mm-18mm,外径限定为20mm-25mm。
进一步地,所述稳定杆本体包括:
第一横管段;
第一折弯管段,所述第一折弯管段连接所述第一横管段的一端;
第二折弯管段,所述第二折弯管段连接在所述第一横管段的另一端;
第二横管段,所述第二横管段连接在所述第一折弯管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
第三横管段,所述第三横管段连接在所述第二折弯管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
所述第二横管段、第三横管段与所述第一横管段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稳定杆本体还包括:
第三折弯管段,所述第三折弯管段连接在所述第二横管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
第四折弯管段,所述第四折弯管段连接在所述第三横管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
所述第三折弯管段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四折弯管段延伸方向一致且与所述第一折弯管段和所述第二折弯管段的延伸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稳定杆本体还包括:
第一过渡段,所述第一过渡段连接在所述第一横管段与所述第一折弯管段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39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控制臂和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英语教学用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