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92784.6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1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洋;王力帅;程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启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20 | 分类号: | B29C64/20;B29C64/245;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机 成型 平台 升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结构,包括:所述主体组件、底座、支撑板、板体、固定板和驱动组件;通过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使螺纹杆带动板体进行移动,板体的两侧在固定柱的外壁滑动,对板体的一侧进行支撑,通过导轨与滑槽的作用,使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进行交叉滑动,在底部对板体的一侧进行支撑,对板体的底部加强板体的载重力,且在板体上升时带动连接杆移动,通过第三支杆拉力的作用拉动连接杆,使板体的两侧与固定板之间产生拉力,从而对板体的两侧进行支撑,避免了受打印物品的重量,使成型平台形成高度差,而导致打印物品的产生误差,提高了物品打印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结构。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也称三维打印机是快速成型的一种工艺,采用层层堆积的方式分层制作出三维模型,其运行过程类似于传统打印机,只不过传统打印机是把墨水打印到纸质上形成二维的平面图纸,而三维打印机是把液态光敏树脂材料、熔融的塑料丝、石膏粉等材料通过喷射粘结剂或挤出等方式实现层层堆积叠加形成三维实体;现有的小型的3D打印机成型平台在上下移动时稳定性不好,且打印的物品重力较重时,容易造成成型平台形成高度差,此时打印出来的物品会有一定误差,影响到物品的打印质量,为此,提出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结构,包括:
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底座、支撑板、板体、固定板和驱动组件;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连接块、第一支杆、滑槽、导轨、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连接杆,所述滑槽分别开设于板体的底部两侧,所述导轨等距排列嵌入于滑槽的内部,所述导轨与滑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导轨的一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中心处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分别铰接于连接块的顶部,所述连接块的底部焊接于第一固定块顶部,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底部焊接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板体远离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三支杆的一端铰接于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三支杆的另一端铰接于固定板的一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分别焊接于底座靠近固定板的两侧,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分别焊接于固定板的底部两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螺纹杆、转把和轴承,所述电机安装于底座的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螺纹杆的一端,所述螺纹杆远离电机的一端贯穿于板体的一侧,所述轴承的外圈焊接于固定板的底部,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轴承的内圈,所述螺纹杆靠近轴承的一端贯穿于固定板的一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转把螺丝连接于螺纹杆位于固定板上部的一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靠近螺纹杆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端焊接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柱靠近第二固定块的一端贯穿于板体的内部,所述固定柱与板体滑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靠近支撑板的一侧安装有点动开关,所述点动开关的电源输出端与电机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启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启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27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英语教学用多功能文件夹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出料口阀门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