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90685.4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8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冠智;曹良阔;林振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洪贵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下式 背光 模块 显示装置 | ||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包括背板、发光元件、透光框体以及反射片。背板具有底部以及围绕底部的侧壁。发光元件配置于背板的底部上,用于提供照明光束。透光框体配置于背板的底部上以围绕发光元件。透光框体具有入光面,且远离发光元件的顶端具有第一承载部。反射片配置于透光框体且远离透光框体的入光面的一侧,且反射片位于透光框体及背板的侧壁之间,其中照明光束借由反射片在透光框体内部传递至第一承载部并射出。一种包含上述直下式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同时被提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具有无边框的视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发光模块及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包含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可以提供面光源给液晶显示面板,以便于使用者观看液晶显示面板所显示的影像。一般而言,背光模块可以区分成直下式背光(direct type backlight)与侧面入光式背光(side type backlight)。相较于侧面入光式背光而言,直下式背光能够提供较高亮度的面光源。因此,当对背光源的亮度有较高需求时,通常采用直下式背光模块。
在目前的窄边框电视中,常见的做法为采用胶框承载扩散板及光学膜层,以及利用胶框承载显示面板的方式达到显示窄边框的目的。然而,目前胶框承载面的设计至少需达2.0毫米以上,因此此种做法的边框尺寸受到承载面宽度尺寸的限制,且胶框及缓冲胶条为不透光,因此光源无法到达胶框的端部,故窄边框效果仍然有限。除此之外,由于显示面板放置于胶框的承载面上,故对胶框及背板的精度要求及稳定性要求也较高,稍有偏差将导致胶框进入有效显示画面区域而遮挡像素。
“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具有无边框的视觉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包括背板、发光元件、透光框体以及反射片。背板具有底部以及围绕底部的侧壁。发光元件配置于背板的底部上,用于提供照明光束。透光框体配置于背板的底部上以围绕发光元件。透光框体具有入光面,且远离发光元件的顶端具有第一承载部。反射片配置于透光框体且远离透光框体的入光面的一侧,且反射片位于透光框体及背板的侧壁之间,其中照明光束借由反射片在透光框体内部传递至第一承载部并射出。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直下式背光模块以及显示模块。直下式背光模块包括背板、发光元件、透光框体以及反射片。背板具有底部以及围绕底部的侧壁。发光元件配置于背板的底部上,用于提供照明光束。透光框体配置于背板的底部上以围绕发光元件。透光框体具有一入光面,且远离发光元件的顶端具有第一承载部。反射片配置于透光框体且远离透光框体的入光面的一侧,且反射片位于透光框体及背板的侧壁之间,其中照明光束借由反射片在透光框体内部传递至第一承载部并射出。显示模块配置于透光框体的第一承载部上。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背光模块以及显示装置中,透光框体用于让照明光束传递进入并借由反射片的反射作用以传递至透光框体的承载部并射出。如此一来,借由透光框体与反射片的搭配效果,使作为显示装置边框的透光框体一部分也可协助传递照明光束,进而使得使用者可借由观察而体验出显示装置的无边框视觉效果。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06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风净化机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摇臂座用自动除毛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