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缆接续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90636.0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5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屹扬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任娜娜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缆 接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缆接续盒,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包括接续盒主体与接续盒上盖,接续盒主体与接续盒上盖相配合使用,接续盒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阻隔片,阻隔片上连通有接口,接续盒主体的两端还设置有换向机构,其中,换向机构,包括底板与导向杆,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片,连接片上连通有与接口相配合使用的密封圈,底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导向杆。本实用新型具有通过设置换向机构,根据实际需要,来将电缆任意穿过一个导向杆并转向至所需的方向,电缆通过导向杆进行过渡,电缆不会出现弯折,不仅有助于转向,同时有助于起到保护电缆的作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光缆接续盒。
背景技术
光缆接续盒,又叫光缆接头盒和炮筒,是光缆的端头接入的地方,然后通过光纤跳线接入光交换机,阻止大自然中热、冷、光、氧和微生物引起的材料老化。光缆接续盒具有优良的力学强度,坚固的光缆接头盒外壳及主体结构件能够忍受最恶劣的环境变化,同时起到阻燃,防水作用,使震动、撞击、光缆拉伸、扭曲等得到保护。
但是现有的光缆接续盒在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使用时,光缆接续盒上的电缆接口处密封性较差,一旦漏水的情况对于电缆的正常性能有很大影响,同时由于电缆接口在光缆接续盒上的位置固定,从接口处导出的电缆位置是固定的,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经常需要改变电缆的方向,此时一旦改变电缆的方向,电缆会出现局部弯折,时间一长电缆极易受损,大大的降低了电缆的使用寿命,有待改进。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出一种能增强电缆接口处的密封性,并能为接口处导出的电缆提高换向功能的光缆接续盒。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实际运用中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缆接续盒,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光缆接续盒,包括接续盒主体与接续盒上盖,所述接续盒主体与所述接续盒上盖相配合使用,所述接续盒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阻隔片,所述阻隔片上连通有接口,所述接续盒主体的两端还设置有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用于起到引导从所述接口处导出的电缆的作用,其中,
换向机构,包括底板与导向杆,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连通有与所述接口相配合使用的密封圈,所述底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导向杆,
所述接续盒上盖的两端开设有与所述阻隔片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卡槽,所述接续盒上盖的两端开设有与所述连接片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卡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换向机构安装于接续盒主体上,使得密封圈置于接口的内部,将电缆从接口处导出并向外延伸,密封圈可对电缆与接口之间的间隙起到密封的作用,有助于防止接口处漏水,影响电缆的正常性能,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接着根据需要转变不同的方向需求,来将电缆任意穿过一个导向杆并转向至所需的方向,由于导向杆与底板之间设为转动连接,电缆通过导向杆进行过渡,电缆不会出现弯折,不仅有助于转向,同时有助于起到保护电缆的作用,并且根据需要,可改变从接口处引出的不同电缆之间的相对方向,以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另外,当接续盒与接续盒之间的电缆出线松动的情况时,将电缆缠绕在导向杆上,可将电缆拉紧,保证电缆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均呈中空的圆台型结构,所述接口的内径与所述密封圈的外径相匹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密封圈能进入接口的内部,并实现对从接口导出的电缆的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导向杆成三角形状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呈三角形状分布的导向杆有助于扩大导向杆的换向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片的高度与所述阻隔片的高度相同,
所述连接片与所述阻隔片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接续盒主体与接续盒上盖密封时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屹扬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屹扬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06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