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件及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89723.4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6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郑荣;林日辉;王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林燕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金***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散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件,包括热管、第一FIN片组以及第二FIN片组;所述第一FIN片组开设有第一敞口槽;所述第二FIN片组开设有第二敞口槽,且所述第一FIN片组和第二FIN片组贴合后,所述第一敞口槽和第二敞口槽围合形成热管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热管;所述热管表面涂覆一层锡膏,后所述热管置于所述热管容纳槽内,且所述锡膏将所述热管容纳槽填满,这样能保证热管和鳍片无间隙接触,从而消除所述热管和热管容纳槽之间的缝隙,增加了所述热管的表面和鳍片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所述热管和鳍片的接触热阻,最后通过现有的回流焊焊接为一体,这样紧密焊接在一起,也保证了风扇顺利沿着FIN片通道出风,不会出现漏风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散热件及散热器。
【背景技术】
在设计风冷散热器时我们会发现,散热器的热管和鳍片之间的连接是有讲究的,一种是穿FIN技术,一种是焊接技术。
穿FIN技术:采用热管穿过鳍片接触连接的方式,也就是我们说的穿FIN技术。穿FIN技术它是热管与散热器连接的一种技术,穿Fin是让热管穿插在鳍片之间,鳍片包裹热管,这样鳍片与热管的接触面积增大,传导效率就要高许多了,穿Fin工艺虽然说增大了鳍片与热管之间的接触面积,有效的提高了热传导效率,但是不可避免的是,鳍片与热管之间的缝隙还是无法完全消除的。
焊接技术: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焊接工艺的热阻最低,并且固定牢靠,鳍片不易松散变形。焊接方式为:将热管的一侧表面面焊接在鳍片的一表面,不可避免的是焊接的接触面积仅是单一表层接触焊接,鳍片和热管的接触面积较小,热管和鳍片的热阻还是相对较大,现在市面还存在一种穿完鳍片之后,在鳍片和热管接触的地方开一个小孔倒进焊锡进行焊接,这样保证最大接触面积的同时,再进行回流焊,虽然也有加焊锡焊接,但很难保证鳍片和热管的焊接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散热件及散热器,消除热管和鳍片的缝隙的同时,增加鳍片和热管之间接触面积,从而降低热管和鳍片接触热阻。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散热件,包括
热管;
第一FIN片组,所述第一FIN片组开设有第一敞口槽,且所述第一敞口槽的数量和所述热管的数量相等;
第二FIN片组,所述第二FIN片组开设有第二敞口槽,所述第二敞口槽的数量和所述热管的数量相等,且所述第一FIN片组和第二FIN片组贴合后,所述第一敞口槽和第二敞口槽围合形成热管容纳槽;
所述热管表面涂覆一层锡膏,后所述热管置于所述热管容纳槽内,且所述锡膏将所述热管容纳槽填满,最后所述第一FIN片组、热管、第二FIN片组通过回流焊焊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热管有两个,所述第一敞口槽有两个,所述第二敞口槽有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热管为包括一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直线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
所述的散热件,
基板,所述基板的底面开设有第三敞口槽;
风扇,所述风扇固定连接于所述基板,且所述风扇的出风口和第一FIN片组、第二FIN片组的风道连通;
所述的散热件的热管还置于所述第三敞口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开设有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97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理实验器材防潮收纳箱
- 下一篇:一种岩棉板的固化与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