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针灸用可自加热针灸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89722.X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3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长春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济南领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6 | 代理人: | 崔苗苗 |
地址: |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九***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医疗用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温针灸用可自加热针灸针,包括壳体、蓄电池板、温度传感器和针灸针,所述壳体的顶部中央位置开有充电孔,所述壳体的内腔顶部中央位置设置有蓄电池板,所述壳体的内腔左右侧壁中央位置均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壳体的内腔右侧壁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针灸针,所述针灸针贯穿壳体,且位于壳体的内腔中央位置,所述加热器位于针灸针的左右两侧,该针灸针能够在使用过程中进行自动加热,同时也能将针灸针的温度进行显示,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温针灸用可自加热针灸针。
背景技术
温针亦称温针灸、针柄灸或烧针尾。它是在针刺后,于针尾处点燃艾绒加温,使其热力通过针身传至体内,借艾火之热力以温通经脉、行气活血,发挥针刺与艾灸的双重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温针灸的核心就是在针灸端尖端产生一定的温度,提升治疗效果。
现有的温针灸用可自加热针灸针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借艾火之热力方法常有艾灰掉到皮肤造成烫伤现象的发生,同时也不能显示针灸针的温度,不能很好的控制温度,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现有的温针灸用可自加热针灸针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借艾火之热力方法常有艾灰掉到皮肤造成烫伤现象的发生,同时也不能显示针灸针的温度,不能很好的控制温度,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针灸用可自加热针灸针,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加热器对针灸针进行加热,同时也能显示针灸针的温度,方便对针灸针的温度进行控制,方便使用,也避免烫伤皮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针灸用可自加热针灸针,包括壳体、蓄电池板、温度传感器和针灸针,所述壳体的顶部中央位置开有充电孔,所述壳体的内腔顶部中央位置设置有蓄电池板,所述壳体的内腔左右侧壁中央位置均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壳体的内腔右侧壁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针灸针,所述针灸针贯穿壳体,且位于壳体的内腔中央位置,所述加热器位于针灸针的左右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温针灸用可自加热针灸针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防护套,所述壳体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隔热板,所述壳体的前侧壁中央位置设置有控制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温针灸用可自加热针灸针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蓄电池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线,两个所述连接线的底部均连接有加热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温针灸用可自加热针灸针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底部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内腔顶部中央位置设置有AD转换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显示器和AD转换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温针灸用可自加热针灸针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针灸针的右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针灸针的管体直径为0.1mm-0.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壳体上的防护套可以防止壳体过热烫伤使用者,同时利用壳体上的充电孔可以对蓄电池板进行充电,可以多次使用,降低使用成本,通过加热器可以对针灸针进行加热,再利用隔热板和控制开关能够将壳体的内部形成一个密封的状态,便于对针灸针进行加热,通过温度传感器、显示器和AD转换器能够对针灸针的温度进行检测,同时将检测的数据通过AD转换器将数据显示出来,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长春,未经李长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97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呼吸科用下颌带
- 下一篇:市政风景园林用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