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继电器接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88651.1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5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王联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H01H5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继电器 接触 系统 | ||
一种直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其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置在壳体组件内的静接触机构和动接触机构,静接触机构包括两个静触头,所述动接触机构包括主轴、动触桥和绝缘机构,主轴的一端与电磁系统配合,主轴的另一端与动触桥配合,电磁系统能够驱动主轴带动动触桥与静触头接触或分开,绝缘机构包括空心结构的中绝缘套,以及分别设置在中绝缘套两端的上绝缘套和下绝缘套,中绝缘套设置在主轴的外侧与动触桥之间,下绝缘套位于动触桥远离静触头的一侧,且下绝缘套与中绝缘套连接,在中绝缘套的外侧设有连接在下绝缘套与动触桥之间的超程弹簧,上绝缘套位于动触桥靠近静触头的一侧,不仅防止动触桥与主轴之间出现电击穿,而且又能够与超程弹簧配合用来限位动触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
背景技术
高压直流继电器,主要应用在新能源领域,具体一般为充电桩充放电系统、新能源汽车的充放电系统,为提高整个系统的能源利用率,上述系统的额定工作电压一般为450VDC-750VDC,并且有进一步提高到额定工作电压至950VDC。
但是,现有高压直流继电器的主轴与电磁场组件距离较近,导致动触桥通过主轴与电磁系统击穿的风险较大,而且主轴与辅助接触系统之间也存在高压电路击穿低压电路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绝缘性高的直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其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置在壳体组件内的静接触机构和动接触机构,静接触机构包括两个静触头,所述动接触机构包括主轴、动触桥和绝缘机构,主轴的一端与电磁系统配合,主轴的另一端与动触桥配合,电磁系统能够驱动主轴带动动触桥与静触头接触或分开,绝缘机构包括空心结构的中绝缘套,以及分别设置在中绝缘套两端的上绝缘套和下绝缘套,中绝缘套设置在主轴的外侧与动触桥之间,下绝缘套位于动触桥远离静触头的一侧,且下绝缘套与中绝缘套连接,在中绝缘套的外侧设有连接在下绝缘套与动触桥之间的超程弹簧,上绝缘套位于动触桥靠近静触头的一侧。
优选的,还包括辅助接触系统,辅助接触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相互配合的簧片,以及与至少一个簧片配合的拨杆,拨杆与上绝缘套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绝缘套和下绝缘套为一体成型的T型结构,中绝缘套远离下绝缘套的一端高于动触桥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绝缘套呈环形结构套在中绝缘套高出动触桥的端部的外侧,在上绝缘套内环的顶侧边缘设有的上绝缘沉槽,在上绝缘沉槽内设有呈环形结构的卡圈,卡圈的内侧与主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绝缘套在靠近动触桥的侧面上设有呈环形的下绝缘沉槽,超程弹簧远离动触桥的一端伸到下绝缘沉槽内限位配合。
优选的,所述上绝缘套与主轴连接用于限位动触桥,当动触桥与静触头接触时,动触桥与上绝缘套分开并压缩超程弹簧。
优选的,所述主轴包括中轴部以及分别设置在中轴部两端的上轴部和下轴部,上轴部通过绝缘机构与动触桥连接,下轴部设有与电磁系统配合的动铁芯,动铁芯通过复位弹簧与壳体组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绝缘套套在上轴部的外侧,上轴部的外径小于中轴部,在上轴部与中轴部的连接处形成与下绝缘套限位配合的上台阶,在上轴部远离中轴部一端的圆周面上设有与卡圈限位配合的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86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城市固废快渗型生态景观透水砖
- 下一篇:一种简易的反光灯槽式二级吊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