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元器件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87632.7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9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范士刚;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常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27 | 分类号: | H01L23/427;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常州兴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8 | 代理人: | 王玲玲 |
地址: | 21317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元器件 冷却 装置 | ||
1.一种电子元器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集液部件(1)、集气部件(2)、散热板(3)、翅片组件(4)和多个连接管,其中,
所述集气部件(2)中设有集气腔;
所述集液部件(1)中设有集液腔,所述集液腔中具有冷却介质;
所述连接管的上端部连接在所述集气部件(2)上,所述连接管的下端部连接在所述集液部件(1)上,所述连接管中设有多个用于连通所述集气腔和集液腔的流通通道(5);
所述散热板(3)上安装有电子元器件,并连接在所述连接管的一侧端的下端部,以便将电器元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所述连接管的下端部;
所述翅片组件(4)连接在所述连接管的另一侧端的上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管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散热板(3)与所述连接管的下半段贴合,所述翅片组件(4)与所述连接管的上半段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部件(1)上还设有与所述集液腔相连通的加注口(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部件(1)为两端封堵的集液管,所述连接管的下端部沿所述集液管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在所述集液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部件(2)为两端封堵的集气管,所述连接管的上端部沿所述集气管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在所述集气管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为扁管(7),所述流通通道(5)沿所述扁管(7)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散热板(3)连接在所述扁管(7)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所述翅片组件(4)连接在所述扁管(7)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3)上设有与所述扁管(7)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的扁管(7)适配的装配槽(8),所述扁管(7)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嵌配于对应的装配槽(8)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扁管(7)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扁管(7)嵌配在所述装配槽(8)中的部分占所述扁管(7)的宽度的1/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翅片组件(4)包括若干个翅片(9);
所述扁管(7)依次连接在所述集液部件(1)和集气部件(2)之间,任意相邻的两个扁管(7)之间连接有一个所述翅片(9),所述翅片(9)与两个所述扁管(7)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均相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扁管(7)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翅片(9)与所述扁管(7)贴合的部分占所述扁管(7)的宽度的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常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常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76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便捷的LED牌照灯结构
- 下一篇:一种镜腿铰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