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距桨轴承环拧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87264.6 | 申请日: | 2019-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1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施睿贇;谢清程;吕堂祺;王国亮;朱凌南;张金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3H3/08 | 分类号: | B63H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王晶 |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距桨 轴承 拧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距桨轴承环拧紧装置,传动板通过销子固定连接在轴承环上,传动板上靠近圆周边缘位置对称安装两个支撑组,两个支架分别固定连接在桨壳体轴承孔的两侧,每个支撑组与对应的支架之间连接有油缸组,且油缸组与支撑组和支架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承环位于传动板下,通过传动板下的销子传递扭矩,并由两个油缸组将液压驱动力传递至两个支撑组,形成一对力偶,再经由传动板将拧紧力施加到轴承环上,带动轴承环旋转,从而拧紧轴承环到位。采用调距桨轴承环拧紧装置,根据桨毂结构进行设计和布置,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安装空间,轴承环需施加的拧紧力矩对应确定的油缸压力,可通过油压控制确保轴承环与桨壳体安装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距桨轴承环安装工装,尤其是一种调距桨轴承环拧紧工装。
背景技术
对于采用双曲柄—滑块机构的桨毂,轴承环与桨壳体通过螺纹刚性连接,用于支撑曲柄盘和桨叶法兰,并与二者共同构成叶根轴承组件。调距桨在工作时,由于受水流作用于桨叶产生的推力、扭力和桨叶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使得轴承环处承受较大的弯曲和扭转应力。轴承环作为调距桨的重要零件之一,需保证在水下复杂载荷下长期可靠工作,因此,确保轴承环按规定的拧紧力矩拧紧,不至于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由于拧紧力矩不到位而产生松退,就变得格外重要。由于轴承环的尺寸大,需要施加的拧紧力矩值高,且安装在桨壳体的5个轴承孔内,空间紧凑,如何快捷、高效、精确地实现轴承环的拧紧是技术人员面临的一个大难题。因此,需要一种调距桨轴承环拧紧装置来解决上述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用于调距桨轴承环拧紧装置,解决在结构紧凑的桨壳体上安装轴承环的困难,提高安装效率,并能有效保证轴承环安装到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距桨轴承环拧紧装置,包括传动板、支撑组、支架、油缸组,所述传动板通过销子固定连接在轴承环上,所述传动板上靠近圆周边缘位置对称安装两个支撑组,两个所述支架分别固定连接在桨壳体轴承孔的两侧,每个支撑组与对应的支架之间连接有油缸组,且油缸组与支撑组和支架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所述承环位于传动板下,通过传动板下的销子传递扭矩,并由两个油缸组将液压驱动力传递至两个支撑组,形成一对力偶,再经由传动板将拧紧力施加到轴承环上,带动轴承环旋转,从而拧紧轴承环到位。
进一步,所述支撑组上安装用于手动预拧紧轴承环的螺栓,螺栓前端与销轴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架通过螺栓和销孔与桨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油缸组由柱塞、孔用组合密封圈和缸体组成,所述柱塞与缸体之间设有孔用组合密封圈。
进一步,两个所述缸体分通过软管与油泵上安装的过渡接头和管接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调距桨轴承环拧紧装置,根据桨毂结构进行设计和布置,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安装空间,轴承环需施加的拧紧力矩对应确定的油缸压力,可通过油压控制确保轴承环与桨壳体安装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距桨轴承环拧紧装置结构总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距桨轴承环拧紧装置结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中,1.吊环螺钉,2.螺栓一,3.销一,4.支架,5.销二,6.缸体,7.管接头一,8.孔用组合密封圈,9.柱塞,10.过渡接头,11.管接头二,12.软管,13.支撑组件,14.螺栓二,15.螺栓三,16.销3,17.传动板,18.螺钉,19.油泵,20.轴承环,21.桨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72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