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87135.7 | 申请日: | 2019-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0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周全;刘雄;陈敏超;冒云洲;陈泽浩;钟武文;段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本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7/00 | 分类号: | H01R27/00;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插排,包括底座、与底座固定的电源线以及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壳体,所述底座和壳体上设有多个与电源线电连接的三孔单元,所述三孔单元包括开口均为长方形的接地孔、火线孔和零线孔,所述火线孔与零线孔以所述接地孔短边上的中轴线为轴对称分布,每一所述三孔单元中的火线孔与其最接近的另一三孔单元中的零线孔平行设置并形成二孔单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相邻三孔单元中的零线孔和火线孔形成二孔单元,以此实现了仅以三孔插孔形式达到三孔、二孔通用的目的,既能符合国标要求的标准,又能提高插孔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排。
背景技术
插排即是是带电源线和插头且可以移动的多位插座,俗称插线板、排插,学名电线加长组件或延长线插座。排插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属于使用频率较高的商品,生产厂家众多,市场流通的排插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甚至鱼目混珠。多年来各级质量监管部门市场抽查的结果均不理想,合格率较低。因排插产品不合格所引发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加快改善这种情况,清理和规范排插产品市场,国家认监委要求:自2017年4月14日起,对延长线插座强制实施新国标。新国标要求排插身上改用五孔插孔或和二孔插孔搭配设计,而不再是我们熟悉的圆孔、扁孔、两头、三角等多种形态的组合,以此提高插排的使用安全性。
新国标将原先市场上广泛流通的万能插排排除在外,并将五孔插孔限制成细直的条形口,以此尽量避免儿童因为手指或金属物体误触导致触电事故。但五孔插排在使用时,若二孔与三孔接近,则使用二孔时无法使用三孔,使用三孔时无法使用二孔;若二孔与三孔分开,则往往使插排占用体积较大,插孔的利用率低。为此,亟需一种插排,具有更高的插孔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排,其具有插孔利用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插排,包括底座、与底座固定的电源线以及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壳体,所述底座和壳体上设有多个与电源线电连接的三孔单元,所述三孔单元包括开口均为长方形的接地孔、火线孔和零线孔,所述火线孔与零线孔以所述接地孔短边上的中轴线为轴对称分布,每一所述三孔单元中的火线孔与其最接近的另一三孔单元中的零线孔平行设置并形成二孔单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相邻三孔单元中的零线孔和火线孔形成二孔单元,以此实现了仅以三孔插孔形式达到三孔、二孔通用的目的,既能符合国标要求的标准,又能提高插孔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孔单元有六个,且六个所述三孔单元均匀环绕分布在壳体上,同一所述三孔单元中的火线孔的长度方向与接地孔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或1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三孔单元的数量设置为六个,以此使得六个三孔单元彼此环绕形成闭环,从而确保每一三孔单元均能与相邻三孔单元组成二孔单元,进一步提高了插孔的利用率;且均匀环绕设置的六个三孔单元,具有良好的美观性和整洁度,有利于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中部固定有一连接柱,所述壳体表面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柱过盈配合的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柱与连接孔的过盈配合实现底座与壳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以此便于插座内部元器件的安装和维护;且连接处位于底座和壳体中部,其具有良好的美观性和整洁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和底座上表面为圆形或六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壳体和底座上表面设置为圆形或六边形,以此适配六个三孔单元的分布,提升插排整体的外观,且六边形的设计充分缩减了插排的体积,降低了单个插排消耗的材料,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本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本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71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变频器上的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路电源保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