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洞口污染物集中排放装置及隧道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86610.9 | 申请日: | 2019-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8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李志远;季红玲;杨斌;何瑶;赵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04;E21F1/08;E21D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 地址: | 21001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洞口 污染物 集中 排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污染物排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洞口污染物集中排放装置及隧道。隧道洞口污染物集中排放装置包括进风口、支路风管、主风管、风机和净化池;包括多个支路风管,每个支路风管的第一端均与一个进风口连通,第二端与主风管的第一端连通;净化池第一端与主风管的第二端连通,净化池的第二端为排风口。该排放装置解决了隧道口污染物直排,为隧道口的居民提供了较好的生活环境条件,取消了隧道洞口高风塔,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较为明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污染物排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洞口污染物集中排放装置及隧道。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路面交通路网已达到饱和,为解决城市交通条件,城市道路建设进入地下,隧道建设数量和长度在不断增加,且隧道分布在城市繁华路段。隧道除了车辆进出洞口外其余均为封闭空间,隧道内行驶的车辆排放的有害废气和烟尘,通过交通风和机械风诱导由隧道车辆行驶出洞口集中排放。当隧道内污染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隧道洞口集中排放严重影响隧道洞口居民生活环境,也不满足隧道洞口环境条件要求。
目前,解决城市隧道均采用高风塔排放方式,如南京长江隧道、扬子江隧道、武汉东湖隧道、杭州钱江隧道等,但城市隧道开发强度较高的市中心位置,隧道周边建筑达到百米以上,完全没有条件设置几十米的高风塔,且也不能满足周边建筑排放要求。
采用高风塔对隧道洞口处的污染物进行排放具体是指,通过风管将隧道口处的污染物引入高风塔内,然后由高风塔对污染物进行排放,污染物在高空排放,通过污染的扩散,降低了污染物的在局部区域的浓度。但是此种污染物的处理方式需要建立一个高风塔,高风塔的建设对地形的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的污染物排放方式对地形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洞口污染物集中排放装置及隧道。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隧道洞口污染物集中排放装置,其包括进风口、支路风管、主风管、风机和净化池;
包括多个支路风管,每个支路风管的第一端均与一个进风口连通,第二端与主风管的第一端连通;
净化池设置在隧道的外侧,净化池第一端与主风管的第二端连通,净化池的第二端为排风口,该排风口用于将净化后的空气排放至大气中;
净化池包括降压部和净化部,降压部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降压风管,降压风管的口径小于主风管的口径;
降压风管的第一端与主风管的第二端连通,降压风管的第二端与净化部的内部净化空间相连通。优选的,主风管上设置有风机,风机与主风管通过减震件连接。
一种隧道,其包括如以上所述的隧道洞口污染物集中排放装置。
优选的,在隧道内部且靠近洞口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进风口的预留口。
优选的,在隧道的外侧设置有遮光棚,在隧道段设置有用于安装进风口的预留口。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洞口污染物集中排放装置,解决了隧道口污染物直排,为隧道口的居民提供了较好的生活环境条件,取消了隧道洞口高风塔,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较为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隧道洞口污染物集中排放装置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隧道,2:进风口,3:主风管,4:风机,5:净化池,6:排风口,7:电气装置,8:遮光棚,9:预留口;10:支路风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66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装式风机对流型玻璃钢化炉用挡风机构
- 下一篇:一种幼儿雾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