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刺鞘组件及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84590.1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1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闵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闵捷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王婷婷 |
地址: | 3100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 组件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穿刺鞘组件及定位装置,包括鞘身及微弹簧圈,鞘身套设并固定微弹簧圈,微弹簧圈的直径与鞘身的内径相匹配,微弹簧圈能够留存在鞘身内,微弹簧圈能够被推送杆推出鞘身。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刺鞘组件将微弹簧圈固定在鞘身中,医生在使用时仅需采用推送杆将微弹簧圈一部分推出鞘身即可锚定在肺结节附近并使微弹簧圈尾部留在肺表面,从而实现定位的目的,可以节省大量手术操作时间,减小手术难度,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同时外科切除肺结节时减少正常肺组织的切除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刺鞘组件及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肺结节外科切除手术中,由于肺结节在肺表面肉眼难以看到,因此需要先将肺结节在CT引导下进行定位,然后再对病灶进行精准切除。目前,在进行肺结节定位手术时,常在CT引导下将微弹簧圈的一部分锚定在肺结节附近,另一部分露在肺表面,以便于医生快速找到肺结节位置并进行切除手术。然而,目前并没有专门的将微弹簧圈导入至肺结节附近的穿刺鞘组件及定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穿刺鞘组件及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穿刺鞘组件,包括鞘身及微弹簧圈,所述鞘身套设并固定所述微弹簧圈,所述微弹簧圈的直径与所述鞘身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微弹簧圈能够留存在所述鞘身内,所述微弹簧圈能够被推送杆推出所述鞘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刺鞘组件将微弹簧圈固定在鞘身中,医生在使用时仅需采用推送杆将微弹簧圈一部分推出鞘身即可锚定在肺结节附近并使微弹簧圈尾部留在肺表面,从而实现定位的目的,可以节省大量手术操作时间,减小手术难度,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同时外科切除肺结节时减少正常肺组织的切除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推送杆将微弹簧圈从鞘身中推出,所述穿刺鞘组件包括引导套,所述鞘身具有相对远离操作者的远端以及相对靠近操作者的近端,所述引导套设置在所述鞘身的近端且所述引导套的内径大于所述鞘身的内径。
如此设置,由于引导套的内径较大,推送杆便于插入引导套中,而引导套与鞘身连接,推送杆可从引导套中直接进入鞘身中并将微弹簧圈推出鞘身,操作简便省时,减少手术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推送杆从引导套进入鞘身时遇阻,所述引导套具有相背设置的大端及小端,所述大端的内径大于所述小端的内径,所述小端设置在所述引导套相对靠近所述鞘身的一端,所述小端的内壁与所述鞘身的内壁之间平滑过渡。
如此设置,引导套与鞘身连接处平滑过渡,推送杆可顺着引导套的内壁顺利滑向鞘身中,不会出现推送杆在引导套与鞘身连接处遇阻的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推送杆在引导套内出现遇阻的现象,所述引导套的内径由所述大端向所述小端逐渐缩小。
如此设置,推送杆在引导套内可以顺利滑动进入鞘身,不会出现遇阻的现象,可保证手术的顺利,避免手术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医生手持穿刺鞘组件,所述引导套的外壁上设有防滑部。
如此设置,防滑部可以便于医生拿持穿刺鞘组件,医生可以稳定持握穿刺鞘防止滑动,避免造成鞘身在穿刺肺的内部组织时定位不准等问题,防止引起安全隐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医生知晓穿刺鞘组件插入肺部的深度,所述鞘身上设有第一刻度标识。
如此设置,医生在将穿刺鞘组件插入肺部时,可以精准控制插入深度,准确将穿刺鞘插入到肺结节附近位置,避免出现插入深度过大或过小的情况。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穿刺鞘组件插入患者肺部,所述鞘身的远端为针尖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闵捷,未经闵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45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儿右足正斜位拍摄固定模型
- 下一篇:电池包振动测试的安装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