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通工程道路钻孔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84067.9 | 申请日: | 2019-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6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鲁亚东;潘寒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15/00;E21B12/06;E21B17/22 |
| 代理公司: | 泰州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5 | 代理人: | 胡少林 |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 工程 道路 钻孔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通工程道路钻孔机,包括钻孔机本体,钻孔机本体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底端设置有防滑齿钉,支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一端设置有万向轮,支撑底座和活动板的一端均设置有磁板,本实用新型支撑底座的内侧设置有U形安装板,U形安装板的中部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泥土清理夹,泥土清理夹的内侧设置有螺纹孔一,支撑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杆一,支撑杆一的外侧设置有弹簧,支撑杆一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杆二,支撑杆二的中部设置有限位槽,增加泥土清理夹便于对螺纹旋转杆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避免对螺纹旋转杆造成腐蚀,增加弹簧起到缓冲减压的作用,对手臂起到防护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通工程道路钻孔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路交通逐年增加,特别是公路两侧需要埋设大量警示杆,通常对警示杆是通过打孔的方式进行埋设,现有的打孔设备要不体积庞大需要车辆进行带动和驱动,要不就需要电能进行驱动,但是通常在打孔的道路是没有电能的供应的,自带的蓄能电池续航时间较短,而且增加打孔设备的重量,不方便对打孔设备的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交通工程道路钻孔机,用以解决传统的钻孔机本体缺乏防滑结构,且不便于移动;传统的钻孔机本体缺乏泥土清理结构,且缺乏缓冲结构;传统的钻孔机本体缺乏固定结构,且不便于螺纹旋转杆的使用问题,达到增加防滑齿钉,增大摩擦力,起到防滑的作用,增加万向轮便于钻孔机本体的移动;增加泥土清理夹便于对螺纹旋转杆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避免对螺纹旋转杆造成腐蚀,增加弹簧起到缓冲减压的作用,对手臂起到防护的作用;增加固定板一、固定板二和支撑板对螺纹旋转杆起到固定的作用,增加防护套对手部起到防护的作用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交通工程道路钻孔机,包括钻孔机本体,所述钻孔机本体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底端设置有防滑齿钉,所述支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支撑底座和活动板的一端均设置有磁板,所述支撑底座的内侧设置有U形安装板,所述U形安装板的中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泥土清理夹,所述泥土清理夹的内侧设置有螺纹孔一,所述支撑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一的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支撑杆一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二的中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杆二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的表面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板一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二,所述固定板二的中部设置有螺纹孔二,所述支撑杆二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有螺纹孔三,所述钻孔机本体的中部设置有螺纹旋转杆,所述螺纹旋转杆的一端设置有钻孔尖端,所述螺纹旋转杆的顶端设置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齿钉和支撑底座通过焊接,所述活动板和支撑底座通过转轴连接,所述万向轮和活动板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支撑底座和活动板均与磁板通过卡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U形安装板和支撑底座螺钉连接,所述活动杆和U形安装板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泥土清理夹和活动杆通过焊接,所述螺纹孔一和泥土清理夹配合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底座通过焊接,所述弹簧和支撑杆一通过卡合连接,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通过限位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一和支撑杆二通过焊接,所述支撑杆二和安装孔通过卡合连接,所述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均与固定杆通过焊接,所述螺纹孔二和固定板二配合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和支撑杆二通过焊接,所述螺纹孔三和支撑板配合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泥土清理夹和螺纹旋转杆通过螺纹孔一卡合连接,所述固定板二和螺纹旋转杆通过螺纹孔二卡合连接,所述支撑板和螺纹旋转杆通过螺纹孔三卡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40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方位自动翻转与旋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签字笔安全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