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介质热管自动抽真空和加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83921.X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3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威特力热管散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丁艳侠 |
地址: | 2014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介质 热管 自动 真空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介质热管自动抽真空和加液设备,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装置散热管对热源引流效果不好的问题;其技术特征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中间位置设有用于降温的散热组件,壳体的顶部设有用于辅助吸收冷却液的负压抽液组件,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冷却液储存箱,冷却液储存箱内储存有冷却液,冷却液储存箱的顶部设有回流口,回流口与壳体的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了负压抽液组件,负压抽液组件的设置能够实现壳体内腔的降压,进而利于对壳体内腔的抽真空和加液,利于对设备的散热,同时散热组件的设置能够避免设备工作时过热现象,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年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介质热管自动抽真空和加液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工作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排出热量,会影响电子设备内部元器件的正常运行,目前电子设备散热制冷主要依靠风冷的方式进行制冷,但是采用风冷的方式不但会增加电子设备的体积,影响携带,同时还会造成噪音污染。
中国专利CN109871108A公开了一种真空加液散热管,包括散热片本体和散热液体,所述散热片本体内部形成有一密封的真空空间,散热液体容纳于散热本体的真空空间内,本发明通过在散热片本体内形成真空空间,并在真空空间内加注散热液体,真空空间呈中间宽度大,两端细长的结构,散热液在散热片的真空空间内流动,将中间发热源向两边同时散热;但是该装置散热管对热源引流效果不好,导致散热不及时,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低温介质热管自动抽真空和加液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介质热管自动抽真空和加液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中间位置设有用于降温的散热组件,壳体的顶部设有用于辅助吸收冷却液的负压抽液组件,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冷却液储存箱,冷却液储存箱内储存有冷却液,冷却液储存箱的顶部设有回流口,回流口与壳体的内腔连通,以解决现有装置散热管对热源引流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温介质热管自动抽真空和加液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中间位置设有用于降温的散热组件,壳体的顶部设有用于辅助吸收冷却液的负压抽液组件,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冷却液储存箱,冷却液储存箱内储存有冷却液,冷却液储存箱的顶部设有回流口,回流口与壳体的内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负压抽液组件包括负压腔和液压缸,负压腔和液压缸均固定安装在壳体顶部的一侧,且负压腔的上表面开设有排风口,负压腔内活动安装有活塞板,活塞板的外表面安装有密封圈,液压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推杆,活塞推杆远离液压缸的一端与活塞板固定连接,活塞板的左侧壁设有抽风口,抽风口与壳体的内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和冷却液储存箱之间通过循环组件连通,循环组件包括水泵和循环管,水泵安装在循环管上,循环管的一端与散热组件的顶部连通,循环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液储存箱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基板和散热腔,散热基板和散热腔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散热基板上均布有多个水平通槽,散热腔内均布有多个散热管,散热管的一端贯穿水平通槽,并且延伸至散热腔的外部,散热管倾斜设置,散热管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散热管内均布有多个低温介质管,散热管内填充有导热介质,低温介质管的外部套设有用于辅助散热的散热翅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散热组件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用于对冷却液导流的导流板,导流板倾斜设置,且导流板固定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了负压抽液组件,负压抽液组件的设置能够实现壳体内腔的降压,进而利于对壳体内腔的抽真空和加液,利于对设备的散热,同时散热组件的设置能够避免设备工作时过热现象,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年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威特力热管散热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威特力热管散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39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