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芳香嗅吸氧气面罩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82925.6 | 申请日: | 2019-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3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瑞毅;李杰;杨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瑞毅 |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A61M16/12;A61M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业芳 |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芳香 吸氧 面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芳香嗅吸氧气面罩,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该中药芳香嗅吸氧气面罩包括具有氧气输入管的面罩本体和药袋,面罩本体上设有通孔,面罩本体外表面靠近通孔的位置设有卡扣,药袋通过卡扣固定在面罩本体上并将通孔完全覆盖,药袋内放置有可散发芳香气味的芳香性中药,药袋朝向通孔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用以扩散芳香气味的透气孔,采用该结构,使用时根据治疗需要在药袋内放入不同功效如醒脑、开窍、安神、止呕类的芳香性中药,芳香气味透过透气孔发散到面罩本体中与氧气混合,使患者吸入氧气的同时也可以吸入有效的中药成分,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缓解患者的不适,作用广泛,还可用于麻醉复苏期间帮助患者苏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药芳香嗅吸氧气面罩。
背景技术
中药芳香(嗅吸疗法)有着很好的安神、镇静、止呕、醒脑、开窍的作用,历史悠久,古人多以佩戴香囊、室内香薰为主,在中医一些适宜技术操作中(竹罐),古人也让病人坐在中药熬制的炉火旁进行拔罐治疗,让中药挥发的气味加强治疗效果,也称“围火效应”,中药中的芳香分子被人体吸入后,作用于鼻腔上部由嗅觉细胞组成的鼻上皮,通过嗅觉神经系统传递到海马或大脑边缘系统和杏仁体,从而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产生放松、镇定、愉悦或兴奋的效果,对于住院急危重患者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可见中药嗅吸疗法历史悠久,作用可靠,但是住院的急危重症患者往往佩戴着氧气面罩,普通的氧气面罩罩在患者口鼻处,阻挡了中药芳香的吸入,因此对于需要吸氧的重症患者来说,嗅吸疗法难以进行。
因此,一种输氧时可辅以中药芳香嗅吸疗法的中药芳香嗅吸氧气面罩亟待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药芳香嗅吸氧气面罩,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普通氧气面罩在供氧的同时不能进行中药芳香嗅吸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中药芳香嗅吸氧气面罩,包括具有氧气输入管的面罩本体和药袋,所述面罩本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面罩本体外表面靠近所述通孔的位置设有卡扣,所述药袋通过所述卡扣固定在所述面罩本体上并将所述通孔完全覆盖,所述药袋内放置有可散发芳香气味的芳香性中药,所述药袋朝向所述通孔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用以扩散芳香气味的透气孔。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药袋包括保护层、发热层和内袋层,所述发热层设置在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内袋层之间,所述透气孔设置在所述内袋层背离所述发热层的一侧,所述芳香性中药放置在所述内袋层内。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透气孔为单向瓣膜孔,所述单向瓣膜孔的打开方向朝所述内袋层外设置。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面罩本体上设有若干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面罩本体的鼻翼处,所述排气孔的直径为3mm。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面罩本体上还设有两个条形孔,两个所述条形孔分别水平设置在所述面罩本体的口吻处两侧,所述条形孔宽度为3mm,所述条形孔长度为30mm。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面罩本体内侧,所述隔板将所述面罩本体隔分为上部吸气区和下部呼气区,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上部吸气区内,所述条形孔位于所述下部呼气区内。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通孔一左一右设置在所述面罩本体的鼻翼两侧,每个所述通孔处均设有一个所述药袋。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芳香性中药为丸状或饼状药剂。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护层由明胶制成,所述内袋层由PE透气膜制成。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发热层为发热暖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瑞毅,未经杨瑞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29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