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可并机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82014.3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7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凌奈智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F26B5/16;H01M2/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正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48 | 代理人: | 周善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电 管理 系统 壳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并机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结构,包括电池座壳体组、防水座,防水座的内部为中空槽,并且中空槽上设有梯台,防水座通过中空槽与电池座壳体组外壁套接,并且梯台与电池座壳体组的底端接触贴合,防水座上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干燥层,防水座上对准放置槽的一端底板上设置有吸湿孔,吸湿孔的内控内填充有吸湿棉,吸湿孔与放置槽连通,防水座的中空槽四侧内壁与电池座壳体组侧壁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实现了将周围临近防水座附近的桌面上的积水通过吸湿棉快速进入到吸湿孔内并被快速进行吸湿干燥,提高了电池座壳体组底部对于桌面上积水的吸湿干燥性,提高了干燥层的氯化钙颗粒更换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可并机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现状是采用可拆离电池,将可拆离电池拆卸后,再将其插入到匹配的充电器座上进行充电;
现有的充电方式对应电池充电的数量在初始就是固定的,一个充电装置在同一时间只能向固定的电池充电,在公开号CN205609910U中记载了一种灵活并机的座式电池充电组合装置,其包括若干个充电座,充电座设有并机输入输出端口及充电座电源输入端口,两个或两个以上充电座通过并机的方式实现输入输出端口相互连接,形成并机结构的充电组合,实现对多组电池组同时充电的功能需求,该充电座设有并机输入输出端口,两个或以上的充电座并机使用,并且只需一条充电线连接其中一个充电座,即可实现并机充电,无需每个充电座单独配置充电线,节省资源及提高了充电效率,如需扩充电池,可增加充电座并机,再插入电池进行充电,方便快捷,然而,现有的电池座壳体组在充电时会放置在桌面上,如果出现不小心附近的水杯打翻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造成桌面积水,而且积水缓慢流到电池座壳体组四周临近附近以及电池座壳体组的底部,电池座壳体组长时间处于积水中,容易造成潮湿,甚至漏电的情况,电池座壳体组底部对于桌面上积水的吸湿干燥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可并机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池座壳体组底部对于桌面上积水的吸湿干燥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可并机电池管理系统的壳体结构,包括电池座壳体组、防水座,所述防水座的内部为中空槽,并且中空槽上设有梯台,防水座通过中空槽与电池座壳体组外壁套接,并且梯台与电池座壳体组的底端接触贴合,所述防水座上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干燥层,所述防水座上对准放置槽的一端底板上设置有吸湿孔,所述吸湿孔的内控内填充有吸湿棉,所述吸湿孔与放置槽连通,所述防水座的中空槽四侧内壁与电池座壳体组侧壁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防水座的底端四面截面为倾斜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水座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密封垫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电池座壳体组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滑动套接有卡接销,所述卡接销与卡接槽卡接,所述防水座与卡接销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梯台内设置有胶盖。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卡接槽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并以防水座的竖向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卡接销的销帽上设置有钩环。
优选的,所述胶盖上左右对称设置有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电池座壳体组的下端设置的防水座以及设置在防水座上的吸湿干燥结构,实现了将周围临近防水座附近的桌面上的积水通过吸湿棉快速进入到吸湿孔内,并被干燥层快速进行吸湿干燥,有效提高了电池座壳体组底部对于桌面上积水的吸湿干燥性;
2.通过设置的两侧回弹式卡接销结构以及胶盖结构,当干燥层的氯化钙颗粒吸湿饱和时,可以实现方便更换氯化钙颗粒,有效提高了干燥层的氯化钙颗粒更换便捷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凌奈智控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凌奈智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20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球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楼宇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