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80681.8 | 申请日: | 2019-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2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华;成凯;黄煜鹏;杨永祥;罗永前;贾冰冰;佟蒙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0014 | 分类号: | F24F1/0014;F24F1/0073;B01D33/46;F24F11/70;F24F1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丰佩印 |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组件 具有 空调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具有通风口;过滤网组件,过滤网组件与壳体可拆卸地相连接,过滤网组件具有将通风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以及过滤网组件具有将通风口打开的打开位置。通过在通风口处设置过滤网组件,并使得该过滤网组件具有将通风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以及具有将通风口打开的打开位置。这样设置使得当出风口停止作业时,可以通过将过滤网组件控制于关闭位置以将通风口关闭,以防止灰尘通过通风口进入壳体内。这样设置能够使得壳体组件更加清洁,使得具有该壳体组件的空调器的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壁挂式空调内机往往只有一个出风口,送风范围、性能有限,且进风口进风量有限,不能满足人们多样的生活需求。具有上、下两个出风口的空调,不仅出风范围广,而且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开启上风口送风或者下风口送风模式,送风方式具有多样性,但是空调运行时由于进风风口长时间的开启空气中的灰尘将进入的空调器中,时间久了则会产生细菌等影响用户的健康,如果在风口放置过滤网时间久了,灰尘则会堵塞过滤网,影响进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灰尘容易进入空调器内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具有通风口;过滤网组件,过滤网组件与壳体可拆卸地相连接,过滤网组件具有将通风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以及过滤网组件具有将通风口打开的打开位置。
进一步地,过滤网组件包括:过滤网,过滤网具有布满通风口时的过滤位置,以及过滤网具有避让通风口时的避让位置。
进一步地,过滤网组件还包括:挡板,挡板具有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当通风口处于进风模式或出风模式时,挡板位于打开位置。
进一步地,当通风口处于进风模式时,过滤网位于过滤位置。
进一步地,过滤网组件还包括:过滤网支架,过滤网支架与壳体可拆卸地相连接,过滤网和挡板与过滤网支架可活动地相连接。
进一步地,过滤网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本体,第一支架本体开设有挡板导槽,挡板可活动地设置于挡板导槽内;第二支架本体,第二支架本体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架本体的第一端相连接并具有夹角地设置,第二支架本体的第二端与第一支架本体的第二端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第二支架本体的朝向第一支架本体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过滤网导槽,过滤网可活动地设置于过滤网导槽内。
进一步地,过滤网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与第一支架本体和第二支架本体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第一驱动部的输出轴与挡板相连接,第一驱动部可驱动挡板位于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和/或第二驱动部,第二驱动部与第一支架本体和第二支架本体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第二驱动部的输出轴与过滤网相连接,第二驱动部可驱动过滤网位于过滤位置或避让位置。
进一步地,挡板导槽的槽口形成于第一支架本体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架本体的第一端的连接处,过滤网导槽的槽口形成于第一支架本体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架本体的第一端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过滤网导槽的槽口的几何中心线与挡板导槽的槽口的几何中线相平行地设置,以使挡板从过滤网导槽的槽口推出时,与过滤网从过滤网导槽的槽口推出时相平行。
进一步地,过滤网组件还包括除尘机构,除尘机构设置于容纳空间内,除尘机构包括:灰尘收集盒,灰尘收集盒与第一支架本体相连接,灰尘收集盒的朝向过滤网一侧具有开口;滚刷,滚刷设置于灰尘收集盒内,滚刷的外表面与过滤网相接触地设置;第三驱动部,第三驱动部与滚刷相连接,第三驱动部可驱动滚刷相对过滤网转动地设置,以使滚刷将过滤网上的灰尘清扫至灰尘收集盒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06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