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噪式闸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80174.4 | 申请日: | 2019-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7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徐招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颖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47/02 | 分类号: | F16K47/02;F16K47/08;F16K2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噪式 闸阀 | ||
一种降噪式闸阀,包括阀体、设于阀体左侧的出水接头以及设于阀体右侧的进水接头,阀体内设有闸板,阀体中部上表面设有与阀体内部空间相贯通的中孔,中孔内设有阀杆,阀杆下端与闸板相连接,阀杆上端穿出至中孔外并设有手轮,所述进水接头右部上侧内壁设有一右外挡板,右外挡板下端与进水接头下侧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通水间隙;所述进水接头中部下侧内壁设有一右内挡板,右内挡板上端与进水接头上侧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通水间隙;所述右外挡板与右内挡板之间具有第一缓冲间距。本实用新型的降噪式闸阀能够对水流流速进行有效缓冲,有效避免水流直线快速流动导致噪音大的情况,起到降噪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闸阀,特别是一种降噪式闸阀。
背景技术
阀门是通过启闭件对流体进行控制的装置,而闸阀属于其中一种阀门,闸阀的启闭件为闸板,通过闸板的升降实现闸阀的启闭,当闸板打开时,闸阀的进水接头、阀体内部空间以及出水接头三者之间则会处于同一直线上,水流能够从闸阀一侧的管路快速通过闸阀到达闸阀另一侧的管路内,此时的水流属于直线流动,且是无阻力的快速流动,因此水流流动会产生噪音,而水流本身带有空气,若是直线流动且流动快速,则会形成空气呼啸的声音,进一步加大水流噪音,严重影响闸阀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噪式闸阀,它能够对水流流速进行有效缓冲,有效避免水流直线快速流动导致噪音大的情况,起到降噪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降噪式闸阀,包括阀体、设于阀体左侧的出水接头以及设于阀体右侧的进水接头,阀体内设有闸板,阀体中部上表面设有与阀体内部空间相贯通的中孔,中孔内设有阀杆,阀杆下端与闸板相连接,阀杆上端穿出至中孔外并设有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头右部上侧内壁设有一右外挡板,右外挡板下端与进水接头下侧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通水间隙;所述进水接头中部下侧内壁设有一右内挡板,右内挡板上端与进水接头上侧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通水间隙;所述右外挡板与右内挡板之间具有第一缓冲间距;所述右外挡板左侧侧壁设有若干呈纵向均匀分布的第一隔板;所述右内挡板右侧侧壁设有若干呈纵向均匀分布的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彼此相邻分布;所述第一隔板的长度、第二隔板的长度皆小于第一缓冲间距;所述右内挡板上端向左延伸出一导水板;所述导水板左端向下延伸出第一引流板;所述进水接头左部上侧内壁设有位于第一引流板左侧的第二引流板;所述第一引流板与第二引流板之间具有第三通水间隙;所述进水接头下侧内壁设有位于第三通水间隙正下方的缓冲装置。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设于第三通水间隙正下方的缓冲板;所述进水接头左部下侧内壁设有若干固定杆,固定杆沿着进水接头后侧至进水接头前侧均匀分布;所述缓冲板上设有若干与固定杆位置相对应的升降孔;所述固定杆上端向上穿过与其相应的升降孔并设有一限位头;所述固定杆外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抵压在缓冲板下表面,弹簧下端抵压在进水接头下侧内壁;所述升降孔内壁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球型嵌孔;所述球型嵌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滚珠;所述滚珠一端凸出至球型嵌孔外并抵压在固定杆外壁上。
所述缓冲板左右两侧设有一向上翘起的弧形收拢板。
所述出水接头左部上侧内壁设有一左外挡板,左外挡板与出水接头下侧内壁之间具有第四通水间隙;所述出水接头中部下侧内壁设有一左内挡板,左内挡板与出水接头上侧内壁之间具有第五通水间隙;所述左外挡板右侧侧壁上设有若干呈纵向均匀分布的第三隔板;所述左内挡板左侧侧壁上设有若干呈纵向均匀分布的第四隔板,第四隔板与第三隔板相邻分布;所述第三隔板与第三隔板之间具有第二缓冲间距,第三隔板的长度、第四隔板的长度皆小于第二缓冲间距。
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与第四隔板皆为橡胶材质。
所述左内挡板右侧侧壁上设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端部设有一工字轮;所述工字轮连接有一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颖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颖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01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P-R热水安全循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采油自动化仪表电气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