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单手操作的便携式咽喉部检查插入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79441.6 | 申请日: | 2019-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9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徐治波;杨明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267 | 分类号: | A61B1/267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史丽红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单手 操作 便携式 咽喉 检查 插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单手操作的便携式咽喉部检查插入管,包括插入竖筒,插入竖筒的下端连有免充气罩囊,免充气罩囊上开设有与插入竖筒下端连通的开口,插入竖筒的上端连有牙咬板,牙咬板的两侧设有用于牙齿咬合的牙槽,牙咬板的上端连有调节筒,调节筒的下端贯穿牙咬板并与插入竖筒相连通,调节筒和插入竖筒内设置有插入管,插入管的外壁与调节筒的内壁之间螺纹连接,插入管的下端设置有检查镜。本实用新型的插入管,能够以相对温和的方式伸入喉咙深处使用检查镜进行检查,准确性高,同时能够减轻喉咙的不适感以及避免嘴巴闭合,而且能够通过单手即可完成整个检查过程,使医生的另一只手能够空出来进行其他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科检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单手操作的便携式咽喉部检查插入管。
背景技术
现在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不断恶化,患上呼吸科疾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但是现在针对呼吸科疾病检查的设备相当的少,对于喉部的检查只能通过压舌板配合手电筒的方式进行检查,但是此种方式检查非常不准确,而且需要双手操作,医生的手便无法进行其他的动作,操作起来不方便,患者也一直处于喉部非常不舒适的状态,容易经常闭合嘴巴,造成检查进度缓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喉部的呼吸疾病进行检查时,准确性差,需双手操作、灵活性差,同时患者因为异物感经常容易闭合嘴巴,使得操作过程不顺畅,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单手操作的便携式咽喉部检查插入管,能够以相对温和的方式伸入喉咙深处使用检查镜进行检查,准确性高,同时能够减轻喉咙的不适感以及避免嘴巴闭合,而且能够通过单手即可完成整个检查过程,使医生的另一只手能够空出来进行其他操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单手操作的便携式咽喉部检查插入管,包括插入竖筒,插入竖筒的下端连有免充气罩囊,免充气罩囊上开设有与插入竖筒下端连通的开口,插入竖筒的上端连有牙咬板,牙咬板的两侧设有用于牙齿咬合的牙槽,牙咬板的上端连有调节筒,调节筒的下端贯穿牙咬板并与插入竖筒相连通,调节筒和插入竖筒内设置有插入管,插入管的上端伸出调节筒的上端外,插入管的下端伸出免充气罩囊外,插入管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调节筒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插入管的外壁与调节筒的内壁之间螺纹连接,插入管的下端设置有检查镜。
本实用新型的插入管,能够以相对温和的方式伸入喉咙深处使用检查镜进行检查,准确性高,同时能够减轻喉咙的不适感以及避免嘴巴闭合,而且能够通过单手即可完成整个检查过程,使医生的另一只手能够空出来进行其他操作。本实用新型的插入管在操作使用时,首先将插入竖筒放入患者的口中,使免充气罩囊插入喉部并卡住,然后牙齿可以咬在牙槽处,这样不仅保证了嘴巴一直处于张开状态,同时通过牙齿的固定,整个装置不会上下移动或者水平转动,然后医生可以单手手持插入管的上端水平转动,由于插入竖筒、牙咬板和调节筒是一体结构,因此调节筒在牙齿的咬合力下是保持固定不动的,此时插入管的周向运动在螺纹的作用下转变为沿着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使得插入管下端的检查镜能够向上或者向下运动,医生便能够通过检查镜返回的图像准确且直观的检查到喉部病患位置,检查的准确性高、操作方便且效率高。其中免充气罩囊对组织压迫的小,能够降低使用过程中喉部的不适反胃感。
所述插入管的下端连有蛇形管,检查镜设置在蛇形管的端部,蛇形管结构能够使得蛇形管进行随意的弯折,如弯折成L型,此时检查时,检查镜能够正对喉部的内壁,检测更清楚,同时插入管转动时,检查镜能够水平转动并上下运动,能够对喉部整个周向都清楚的检查到,使检查结果更加准确全面。
所述牙咬板为竖直开口朝下设置的半圆环形板,更加贴合脸部形状,方便牙齿咬合,也不会对脸部造成任何压迫,同时半圆环形板的两端贴合在脸颊处,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牙咬板的稳定性。
牙槽的内壁上可拆卸覆盖有海绵层,能够吸附分泌的唾液。
插入竖筒采用透明塑料制得,便于操作观察。
牙咬板采用硅胶材料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94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护栏装置的灌装机
- 下一篇:动力铅酸电池正负极配料制备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