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地形独轮电动平衡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78374.6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3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登辉;梁树林;池茂儒;许文天;代亮成;郭兆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0K7/00;B60B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亚男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形 电动 平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地形独轮电动平衡车,包括驱动电机以及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配合连接的车轮和车体,且所述车体位于所述车轮的侧面;所述车轮包括多个活动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上的轮体单元,且各轮体单元配合形成圆周型结构;所述轮体单元包括弧形轮体、设置在弧形轮体两侧且与所述驱动电机配合连接的可伸缩支撑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轮体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的轮体支撑锁紧机构;通过车轮的多个独特的车轮单元个体结构,为车轮在针对不同地形条件下对车轮变化形态的改变提供重要基础,通过可伸缩支撑组件以及的轮体支撑锁紧机构的配合,实现对车轮在复杂地形和平地模式下的切换变形,方便快捷,提高平衡车的通过性,极大的方便了出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地形独轮平衡车。
背景技术
电动独轮平衡车(electrical unicycle)是一个单轮自我平衡个人运输车,使用者通过向前或向后倾斜来控制速度,并通过用脚扭转单元来控制速度,使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形成自平衡机制。目前的独轮平衡车的研究通常集中在控制策略与自适应稳定性方面,对于机械变形的研究较少。在实际生活中,城市中存在多种地形,如楼梯,泥泞路面,减速带等,普通平衡车与地面的接触角小,通过性差;主动停车通过不仅会浪费时间增加能耗,同时会形成消极的产品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地形独轮平衡车,以解决现有平衡车对于多种地形通过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多地形独轮电动平衡车,包括驱动电机以及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配合连接的车轮和车体,且所述车体位于所述车轮的侧面;
所述车轮包括多个活动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上的轮体单元,且各轮体单元配合形成圆周型结构;
所述轮体单元包括弧形轮体、设置在弧形轮体两侧且与所述驱动电机配合连接的可伸缩支撑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轮体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的轮体支撑锁紧机构。
进一步,所述轮体支撑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轮体和驱动电机之间上的车轮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车轮支撑架上的弹簧锁紧组件。
进一步,所述弹簧锁紧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车轮支撑架上的外圈弹簧和内圈弹簧以及设置在所述车轮支撑架底端的锁止台,所述外圈弹簧的底端和内圈弹簧的底端分别抵接在所述锁止台上,且所述内圈弹簧位于所述外圈弹簧的内侧。
进一步,所述可伸缩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外围的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弧形轮体之间的可伸缩支撑台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可伸缩支撑台内壁上的滑块,且所述滑块与所述外壳配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布有呈圆周设置的框体,所述框体与所述可伸缩支撑台内壁上的滑块相对应,且所述框体内设置有与所述滑块相配合的滑槽。
进一步,所述车体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轮两侧的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侧面的踏板。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包括驱动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通信连接的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的制动模块。
进一步,所述制动模块包括电磁制动单元以及热能制动单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多地形独轮电动平衡车,通过车轮的多个独特的车轮单元个体结构,为车轮在针对不同地形条件下对车轮变化形态的改变提供重要基础,通过可伸缩支撑组件以及的轮体支撑锁紧机构的配合,实现对车轮在复杂地形和平地模式下的切换变形,方便快捷,根据路况调节轮体的伸长量,从而提高平衡车的通过性,极大的方便了出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剖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83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轨副轨防护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透气型化纤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