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粒子加热除味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78366.1 | 申请日: | 2019-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5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汪文;倪世茂;鲍山清;何子超;李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仕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9/16 | 分类号: | B29B9/16;B29C7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袁燕清 |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粒子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粒子加热除味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罐体,罐体从左往右依次间隔设置,左端部的罐体上连接设有进料管,右端部的罐体底部设有卸料口;相邻的罐体之间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进料管和连接管上均设有吸料机;罐体外侧均设有风机和加热装置,罐体内中部设有导风体,导风体通过热风管与风机、加热装置相连接;罐体的顶部均设有废气吸收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罐体内均设有高位检测装置和低位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均与吸料机、高位检测装置和低位检测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塑料粒子在线连续除味的要求,降低了能耗,且大大提高了粒子的除味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粒子加热除味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料粒子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都会对塑料粒子进行除味;目前的生产过程是,将生产完的塑料粒子进行收集冷却后再统一进行加热除味操作,这样就使生产过程不能连续进行,从冷却再进行加热浪费了更多的能耗;且在除味过程中采用单独一个罐体进行,除味效果差,且效率低,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塑料粒子加热除味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塑料粒子加热除味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罐体,所述罐体从左往右依次间隔设置,左端部的罐体上连接设有进料管,右端部的罐体底部设有卸料口;相邻的罐体之间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所述进料管和连接管上均设有吸料机;所述罐体外侧均设有风机和加热装置,所述罐体内中部设有导风体,所述导风体通过热风管与所述风机、加热装置相连接;所述罐体的顶部均设有废气吸收装置;
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罐体内均设有高位检测装置和低位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均与所述吸料机、高位检测装置和低位检测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导风体呈漏斗状,所述导风体的出风口朝下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外侧设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一端与所述罐体的下部连接,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罐体的上部连接,所述循环管上设有吸料机。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包括连接管A和连接管B,相邻的两个罐体通过所述连接管A和连接管B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为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废气吸收装置为UV光氧环保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数量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数量为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在线对塑料粒子进行连续除味,切割好的塑料粒子通过进料管进入左端部的罐体内,通过加热装置和风机对塑料粒子进行升温和除味,通过废气吸收装置对塑料粒子进行废气吸收;且多个罐体之间通过连接管进行相互连接,塑料粒子可以在多个罐体内同时进行除味;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塑料粒子在线连续除味的要求,降低了能耗,且大大提高了粒子的除味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塑料粒子加热除味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罐体,2-进料管,3-卸料口,4-吸料机,5-风机,6-加热装置,7-导风体, 8-热风管,9-废气吸收装置,10-循环管,11-连接管A,12-连接管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仕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仕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83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急救箱的组装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双闭环脉动抑制微型高压泵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