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纳米颗粒旋流火焰雾化掺杂合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78007.6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5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水清;伍泽赟;任翊华;卫吉丽;张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26 | 分类号: | B01J19/26;B01J19/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王鑫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颗粒 流火 雾化 掺杂 合成 系统 | ||
1.一种纳米颗粒旋流火焰雾化掺杂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火焰腔(1)、稀释冷却腔(2)、旋流撞击式雾化器(5)、组合燃烧器(4)和产物收集装置(10);
所述旋流撞击式雾化器(5)设置在所述组合燃烧器(4)中心,所述组合燃烧器(4)环绕着旋流撞击式雾化器(5)设置在所述火焰腔(1)的底部;
所述组合燃烧器(4)包括旋流燃烧器(41)和环绕着所述旋流燃烧器(41)设置的气体导流块(42),且所述旋流燃烧器(41)呈同心圆环状,使得所述旋流撞击式雾化器(5)、旋流燃烧器(41)和气体导流块(42)由里往外呈同心圆布置;所述气体导流块(42)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径向贯通的气流通道组(7),每组气流通道组均包括两个呈圆周均匀布置的气流通道,且其中一个气流通道为一次风通道(71),另一个气流通道为燃料气通道(72),分别用于通入一次风和燃料气;
所述稀释冷却腔(2)设置在所述火焰腔(1)顶部,所述产物收集装置(10)入口端设置在所述稀释冷却腔(2);
所述旋流撞击式雾化器(5)设置有雾化气入口(51)和前驱物液体入口(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颗粒旋流火焰雾化掺杂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腔(1)顶部设置有倾斜布置的缩口挡板(3),使得所述火焰腔(1)向所述稀释冷却腔(2)渐缩并在所述稀释冷却腔(2)形成收缩喷口;所述产物收集装置(10)入口端位于所述收缩喷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纳米颗粒旋流火焰雾化掺杂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冷却腔(2)内还设置有三次风管(9),且三次风管(9)的出口与产物收集装置的入口高度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米颗粒旋流火焰雾化掺杂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物收集装置(10)入口中心轴线与所述收缩喷口的相对高度h为3~5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米颗粒旋流火焰雾化掺杂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口挡板(3)选用中空结构,且设有二次风入口(8);所述缩口挡板(3)的内壁面设置有若干风孔,用于通入二次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颗粒旋流火焰雾化掺杂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燃烧器(41)包括至少两个旋流燃烧模块,旋流燃烧模块彼此贴近、能够形成同心圆环状环绕着所述旋流撞击式雾化器(5)设置,且相邻两个旋流燃烧模块之间形成旋流进气通道,所述旋流进气通道与所述气流通道一一对应设置并连通,旋流燃烧模块数与旋流进气通道数和气流通道数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纳米颗粒旋流火焰雾化掺杂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组(7)设置两组以上,一次风通道(71)和燃料气通道(72)相应的分别设置两个以上,且所述一次风通道(71)和燃料气通道(72)呈圆周均布式依次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颗粒旋流火焰雾化掺杂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组(7)设置三至五组,所述旋流燃烧模块对应设置六至十个;所述旋流燃烧模块呈近三角弧形旋流块状且彼此贴近能够形成同心圆环,且相邻两个旋流燃烧模块之间形成旋流进气通道并与气流通道一一对应式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纳米颗粒旋流火焰雾化掺杂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导流块(42)选用圆柱形中空的正多边体结构,所述正多边体结构的边数对应气流通道数设置,且每个边块设有一个气流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80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饮品机
- 下一篇:计算板以及包括该计算板的计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