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射混凝土的喷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76745.7 | 申请日: | 2019-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0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谭军;赵世新;王勇;王狄彪;段聂云;吴俊霖;卢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五局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周黎亚 |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射 混凝土 喷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射混凝土的喷头结构,属于隧道养护设备技术领域。该喷头结构包括支架、底座、连接轴和喷射筒,所述底座设在支架上,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喷射筒铰接。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焊接在支架上,连接轴的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喷射筒铰接;在使用时,人工握住两条把手操控喷射筒喷射混凝土的方向,并根据喷射进度移动支架的位置即可,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且效率较高。喷射筒可以绕连接轴的中心线转动,还可以在与把手中心线垂直的平面内转动,可根据混凝土喷射需要灵活调整喷射筒的喷射方向,使用方便,喷射效果好。喷射段的锥角为3~5度;增大喷射压力,使混凝土喷射更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射混凝土的喷头结构,属于隧道养护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需要对隧道喷射混凝土支护,目前主要采用人工抬起喷射管端部喷射混凝土的方式,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射混凝土的喷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喷射混凝土的喷头结构,包括支架、底座、连接轴和喷射筒,所述底座设在支架上,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喷射筒铰接。
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滚动轮组。
所述喷射筒包括连接段和设在连接段上的喷射段。
所述连接段和喷射段一体成型。
所述连接段为圆筒状,其外壁上设有螺纹。
所述喷射段为锥形,且喷射段的小端远离连接段。
所述喷射段的锥角为3~5度。
所述喷射筒上设有操控组件。
所述操控组件包括对称设在喷射筒外壁上的两条把手。
所述把手位于喷射筒连接段与连接轴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底座焊接在支架上,连接轴的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喷射筒铰接;在使用时,人工握住两条把手操控喷射筒喷射混凝土的方向,并根据喷射进度移动支架的位置即可,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且效率较高。喷射筒可以绕连接轴的中心线转动,还可以在与把手中心线垂直的平面内转动,可根据混凝土喷射需要灵活调整喷射筒的喷射方向,使用方便,喷射效果好。喷射段的锥角为3~5度;增大喷射压力,使混凝土喷射更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滚动轮组,2-支架,3-底座,4-连接轴,5-喷射筒,50-连接段,51-喷射段,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喷射混凝土的喷头结构,包括支架2、底座3、连接轴4和喷射筒5,所述底座3焊接在支架2上,所述连接轴4的一端与所述底座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喷射筒5铰接。
所述支架2的底部焊接有滚动轮组1。在使用时,支架2的底部焊接有2组定向轮和2组万向轮,定向轮和万向轮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支架2的底部焊接有滚动轮组1,方便移动整个喷头结构。
所述喷射筒5包括连接段50和设在连接段50上的喷射段51。
所述连接段50和喷射段51一体成型。
所述连接段50为圆筒状,其外壁上加工有螺纹。方便与喷射管的端部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五局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五局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67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解液浸润的震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扭矩无刷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