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RFID智能封印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75118.1 | 申请日: | 2019-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3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虞振勇;虞丐旦;李成强;李秉文;虞孙腊;黄志会;张士夏;陈再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华邦安全封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1/24 | 分类号: | G01R11/24;G06K19/077;G09F3/03 |
| 代理公司: | 温州新瓯专利事务所 33210 | 代理人: | 陈旭宇 |
| 地址: | 3251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rfid 智能 封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RFID智能封印,一种新型RFID智能封印,包括封印锁体与封印锁芯,所述封印锁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止回棘爪,所述封印锁体的侧壁固定开有穿线孔,所述封印锁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封印锁柄,所述封印锁柄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槽,所述封印锁柄的外表面且位于卡槽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穿线槽,所述穿线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钢丝线,所述钢丝线的两端延伸至穿线孔的内部,所述封印锁柄的前面活动连接有盖体。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一次性封锁不破坏不能启封,采用钢丝线抽紧进行封印,安全可靠,且只可能抽紧不能拉出,需用专用工具剪断钢丝进行启封,一次性使用,杜绝偷换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RFID智能封印。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表上大多数都设置有RFID,而RFID防伪效果较差,且容易被换取,而换取后也非常难以察觉。
老式的封印仅仅依靠操作者手中钳子上的钢印,来区别真伪与是否作弊,而产品具有系统的数码编码,工作量较大,而且老式的封印在被撬动后,依旧能够复原,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RFID智能封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RFID智能封印,包括封印锁体与封印锁芯,所述封印锁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止回棘爪,所述封印锁体的侧壁固定开有穿线孔,所述封印锁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封印锁柄,所述封印锁柄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槽,所述封印锁柄的外表面且位于卡槽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穿线槽,所述穿线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钢丝线,所述钢丝线的两端延伸至穿线孔的内部,所述封印锁柄的前面活动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封印锁芯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棘轮,所述连接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绕线环,所述绕线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穿线环,所述绕线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封印锁体与封印锁柄为一整体结构,所述封印锁体为管状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封印锁体的内部与封印锁芯活动连接,所述棘轮与止回棘爪活动连接,所述穿线孔与穿线环的位置相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轮与封印锁柄活动连接,所述转轮具有多个,所述钢丝线通过转轮与封印锁柄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封印锁柄的内部放置有RFID芯片,所述卡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卡槽均匀分布在封印锁柄的外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钢丝线的两端延伸至穿线孔的内部且与穿线环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线连接的形状为“蛇”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新型RFID智能封印,采用的是一次性封锁不破坏不能启封,有效地防止了以往老式铅封在被撬动后依然复原的致命弱点。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新型RFID智能封印,采用钢丝线抽紧进行封印,安全可靠,且只可能抽紧不能拉出,需用专用工具剪断钢丝进行启封,一次性使用,杜绝偷换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RFID智能封印的封印锁体与封印锁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RFID智能封印的封印锁芯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华邦安全封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华邦安全封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51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体移动式立体车库
- 下一篇:楔形滑泥和清水收集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