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艾灸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71286.3 | 申请日: | 2020-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3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承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艾灸 | ||
一种便携式艾灸器,包括艾灸器本体和医用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器本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竖直安装一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部安装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为U型结构,其U型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杆内部并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上下移动,其另一端置于所述支撑杆外侧并分别连接盖板和筒体,所述盖板可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活动杆进行上下移动。该便携式艾灸器体积小,携带方便,通过通过粘在3M胶上固定从而不需要再用人工拿艾条方式进行艾灸,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并且固定后可以通过拉动活动杆控制筒体与皮肤之间的高度,从而能够非常方便的调节艾灸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艾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
目前艾灸大多数采用艾灸器进行艾灸,传统的艾灸器为顶部开口,底部开多个通孔的圆筒形结构,将艾条点燃后放入筒内,利用人工手拿的方法将艾灸圆筒放置在离皮肤部位一定的距离进行艾灸,这样手一直拿着劳动强度大,并且与皮肤的距离难以控制,容易灼伤皮肤。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艾灸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艾灸器,包括艾灸器本体和医用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器本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竖直安装一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部安装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为U型结构,其U型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杆内部并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上下移动,其另一端置于所述支撑杆外侧并分别连接盖板和筒体,所述盖板可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活动杆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盖板上设有多个贯穿的透气孔,所述盖板底部中心处连接铁钉,所述筒体底部设置若干数量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医用贴布中心处设有圆环形的3M胶。
优选的,所述底座设置为与3M胶相互配合的半圆环形。
优选的,所述盖板一侧设有半圆形凸起,所述活动杆另一端贯穿插入所述半圆形凸起。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横截面为菱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便携式艾灸器体积小,携带方便,通过通过粘在3M胶上固定从而不需要再用人工拿艾条方式进行艾灸,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并且固定后可以通过拉动活动杆控制筒体与皮肤之间的高度,从而能够非常方便的调节艾灸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艾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艾灸器的盖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艾灸器的底座与医用贴布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艾灸器的筒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艾灸器的活动杆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承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承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12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存取料的储料架
- 下一篇:一种催化剂生产加工用原料混合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