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铣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70273.4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7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欢;陈孟军;杨飞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鹏鹗精密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28 | 分类号: | B23C3/28;B23Q1/26;B23Q3/06;B23Q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宝锞 |
地址: | 26532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铣扁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铣扁机,属于铣扁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若干个铣扁机,铣扁机前端设有推针装置,推针装置的后端下方设有丝杠,丝杠上设有入料器,所述丝杠一端设有驱动的步进电机,所述铣扁机下方设有与铣扁机活动连接的传动轴,传动轴一端上设有通过传动杆驱动连接的电机甲,采用步进电机有效的控制铣扁位置一致,通过步进电机结合夹紧装置有效的确保了织针受力方式中和,进而保证了加工精度,通过PLC控制三台以上的铣扁机,快速有效出针,保证产品质量,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铣扁机,尤其涉及一种织针自动铣扁机,其属于铣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铣扁机采用的是滚筒分针,送针板推针,织针平躺,铣刀在上方对织针进行铣槽,铣完以后送针板推出,采用推针板推针,每次推出的位置不固定,导致铣扁位置不一致;织针平躺,压爪上下压,铣刀前后走刀,受力方式不能中和进而导致加工精度不好;现有采用的是一个设备一个铣扁机导致整个设备的工作效率低,出针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铣扁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铣扁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若干个铣扁机,铣扁机前端设有推针装置,推针装置的后端下方设有丝杠,丝杠上设有与入料器,所述丝杠一端设有驱动的步进电机,所述铣扁机下方设有与铣扁机活动连接的传动轴,传动轴一端上设有通过传动杆驱动连接的电机甲。
优选地,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与铣扁机活动连接的碗形凸轮和柱形凸轮,碗形凸轮位于铣扁机的一侧,碗形凸轮上设有活动连接的摆杆轴,摆杆轴底端与碗形凸轮活动连接、高端与铣扁机一侧壁活动连接,柱形凸轮通过连杆与铣扁机底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铣扁机包括电机乙,电机乙通过皮带与铣扁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铣扁机下方设有夹紧装置。
优选地,所述铣扁机上方设有灯。
优选地,所述铣扁机的数量为三台以上。
优选地,所述推针装置包括气缸,气缸上设有机械手。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设有PLC控制的触摸屏和油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步进电机有效的控制铣扁位置一致,通过步进电机结合夹紧装置有效的确保了织针受力方式中和,进而保证了加工精度,通过PLC控制三台以上的铣扁机,快速有效出针,保证产品质量,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电气原理图。
在图中,1、电机甲;2、传动杆;3、传动轴;4、碗形凸轮;41、柱形凸轮;5、摆杆轴;6、铣扁机;61、电机乙;62、铣扁轴;7、步进电机;71、丝杠;8、入料器;9、推针装置;91、气缸;92、机械手;10、支架;11、夹紧装置;12、灯;13、PLC;14、油泵;15、触摸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鹏鹗精密纺器有限公司,未经烟台鹏鹗精密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02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气管快插弯通接头组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用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