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直接金属沉积3D打印机的激光加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69951.5 | 申请日: | 2019-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7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春;海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川西部大森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26/342 | 分类号: | B23K26/342;B22F3/105;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贠天娥 |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直接 金属 沉积 打印机 激光 工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直接金属沉积3D打印机的激光加工头,包括光学机构和同轴送粉机构,所述光学机构底部螺栓连接设置有设置有延长机构,所述延长机构下侧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和延长机构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冷却机构与同轴送粉机构之间通过过盈压装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冷却机构与同轴送粉机构结合,加工头具有了冷却、通气和送粉的功能,大大提升了加工效率,通过设置保护镜片,可以有效防止打印飞溅反射损坏激光发射器,通过设置冷却机构,可以将激光反射的热量阻断于加工头的下端喷嘴处,从而保护熔覆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直接金属沉积3D打印机的激光加工头。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通过CAD设计数据,采用材料逐层累加的方法制造实体零件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切削加工技术,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材料累加制造方法。常用于教学、模具、航空航天等邻域的原型或模型制造。
现有成熟的金属3D打印技术主要有选区激光熔化、电子束选区激光熔化及直接金属沉积技术等。近年来,国内外在相关技术研究和设备开发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仍存在成形效率底、使用成本高这些问题,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用于直接金属沉积3D打印机的激光加工头,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直接金属沉积3D打印机的激光加工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直接金属沉积3D打印机的激光加工头,包括光学机构和同轴送粉机构,所述光学机构底部螺栓连接设置有设置有延长机构,所述延长机构下侧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和延长机构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冷却机构与同轴送粉机构之间通过过盈压装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学机构包括连接法兰和安装座,所述连接法兰和安装座之间卡接设置有保护镜片,所述连接法兰和安装座之间螺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延长机构包括若干延长座,若干所述延长座之间螺栓连接,所述延长座的数量为三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压环、连接盘和夹紧环,所述压环螺栓连接设置在连接盘顶部,所述连接盘螺栓连接设置在冷却轴外侧,所述连接盘底部设置有夹紧环,所述夹紧环上设置有紧固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轴,所述冷却轴内侧设置有冷却水槽,所述冷却水槽上侧设置有用于通惰性气体的通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同轴送粉机构包括送粉嘴,所述送粉嘴外侧设置有若干送粉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座与连接法兰、安装座与延长座、延长座与延长座、冷却轴与送粉嘴之间连接处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粉孔的数量为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冷却机构与同轴送粉机构结合,加工头具有了冷却、通气和送粉的功能,大大提升了加工效率;
2.通过设置保护镜片,可以有效防止打印飞溅反射损坏激光发射器,利于提高激光发射器的使用寿命;
3.通过设置三个延长座,可以保证激光加工头长度满足激光焦距,同时,可以确保送粉嘴与工作面保持合理的距离,保证了激光加工产品的质量;
4.通过设置冷却机构,可以将激光反射的热量阻断于加工头的下端喷嘴处,从而保护熔覆头,利于提升装置使用寿命,通过设置O型密封圈,可以提升加工头的密封性,提升了加工过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川西部大森数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银川西部大森数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99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