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动阻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5666.6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3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潘新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戴志攀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阻滞 装置 | ||
一种运动阻滞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及设于第一支撑件上的第一束缚件、第二支撑件及设于第二支撑件上的第二束缚件、第一限止件和第二限止件。第一支撑件上设有第一枢转轴,第二支撑件上设有第二枢转轴,第二枢转轴与第一枢转轴可枢转地相对固定,以使第二支撑件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撑件枢转。第一限止件设于第一支撑件一端并与第一支撑件刚性固定。第二限止件设于第二支撑件一端并与第二支撑件刚性固定。第一限止件及第二限止件配置为使第一支撑件相对于第二支撑件在预定角度内枢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阻滞装置。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碍肘关节运动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实践中,存在着对于部分病患使用导管的需求,例如气管导管、空肠营养管、深静脉导管等。在病患存有认知障碍或睡眠时,对由于导管置入产生的异物感等不适感觉具有本能排斥,时常发生用上肢拉扯导管的情况。除了因导管意外拔除导致的治疗、支持的中断所产生的巨大风险之外,重新置入导管可能面临置入困难、二次伤害等问题。
基于此,通常通过固定躯体的方式来防止导管被拉扯。如图1所示,用于承载病患的床100在其两侧具有护栏102。在病患躺卧在床100上时,其上肢104的靠近护栏102的末端被通过束缚装置106固定在护栏102上。该束缚装置106通常是束缚带。从而,当病患的头部位置,例如口腔、鼻腔中置有导管时,由于上肢104被固定而无法运动,其无法触及或拉扯导管。
然而,由于病患的左右上肢104均需被固定,其整个躯体将既不能相对于床100上下或左右运动,也不能相对于其自身轴线而翻转运动,从而无法调整体位及进行适度的肢体活动,近乎处于完全静止状态,痛苦极大。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运动阻滞装置,其包括:
第一支撑件及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的第一束缚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有第一枢转轴;
第二支撑件及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的第二束缚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有第二枢转轴,所述第二枢转轴与所述第一枢转轴可枢转地相对固定,以使所述第二支撑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枢转;
第一限止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一端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刚性固定;以及
第二限止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一端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刚性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限止件及所述第二限止件配置为使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在预定角度内枢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定角度为钝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件为半圆柱形并具有半圆形端面,所述第二支撑件为半圆柱形并具有半圆形端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在其一端的半圆形柱面的两个弧端各具有第一枢转轴,所述第二支撑件在其一端的半圆形柱面的两个弧端各具有第二枢转轴,各第一枢转轴分别与相应第二枢转轴可枢转地相对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二支撑件枢转以使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成角度变小时,所述第一限止件与所述第二限止件彼此接近至互相抵触,以阻碍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二支撑件枢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第一限止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相邻的一端,并具有开口;
第二限止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邻的一端,并穿过所述第一限止件的开口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止件的所述开口配置为以下形状之一:矩形、正方形、椭圆形、平行四边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56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紧式的胰岛素笔
- 下一篇:一种自动清洗智能粥料饲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