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损伤的气管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5043.9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3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詹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84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损伤 气管 插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损伤的气管插管,包括导气管、气囊、第一吸管、第二吸管、固定环,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接头,所述导气管的外壁靠近插入端处设置有锥形收缩部,所述导气管的插入端为斜口设置,且直径为导气管直径的三分之二,所述导气管的插入端设置有凹边,所述气囊固定套接于导气管的外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凹边、锥形收缩部及具有圆角处理的插入端等,利用缩小直径的插入端在保证了导气管顺利通过声门的同时,可有效避免尖锐的插入端对病人的喉头及气管造成损伤,凹边的设置可避免导气管在向外吸气时管口与病人的气管组织完全贴合,造成对气管的损伤,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较大范围,具体是一种防止损伤的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能够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异物,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然而现有的气管插管为了能顺利的插入气管内,气管插管的插入端通常都是斜口设计,斜口的尖端便于从未完全开启的声门导入,避免插管与声门相顶,然而斜口尖端仍易对喉头及气管造成损伤,增加病人的痛苦,且现有的气管插管虽然可以将气管内的分泌物吸出,但使用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损伤的气管插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损伤的气管插管,包括导气管、气囊、第一吸管、第二吸管、固定环,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接头,所述导气管的外壁靠近插入端处设置有锥形收缩部,所述导气管的插入端为斜口设置,且直径为导气管直径的三分之二,所述导气管的插入端设置有凹边,所述气囊固定套接于导气管的外壁,且气囊靠近锥形收缩部,所述导气管的外壁贯穿设置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一端与气囊贯通,且充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充气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气管的插入端为圆角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吸管贯穿导气管的外壁,且第一吸管的吸入孔位于锥形收缩部的斜面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气管的外壁位于气囊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吸管的一端贯穿导气管的外壁且第二吸管的吸入口位于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的外壁设置有三个收缩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环滑动套接于导气管的外壁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凹边、锥形收缩部及具有圆角处理的插入端等,利用缩小直径的插入端在保证了导气管顺利通过声门的同时,可有效避免尖锐的插入端对病人的喉头及气管造成损伤,凹边的设置可避免导气管在向外吸气时管口与病人的气管组织完全贴合,造成对气管的损伤,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开口处位于锥形收缩部的第一吸管以及开口处位于凹槽内的第二吸管,在保证了有效吸出气管分泌物的同时,可避免因吸管吸气时管口与气管壁贴合而对气管造成拉扯,使用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具有收缩边的气囊,使气囊的外壁呈波浪状,可更牢固的与气管内壁贴合,防止气囊在气管内松动滑落而造成的两肺供气不均衡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止损伤的气管插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市人民医院,未经德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50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尘桌
- 下一篇:一种保温效果好的光电烤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