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义齿压力聚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4627.4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1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邢山;郭俊;辛红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旭然义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13/08 | 分类号: | A61C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义齿 压力 聚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义齿加工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义齿压力聚合器,包括一铸造容器,在铸造容器的内腔内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分隔腔组,所述分隔腔组用于将铸造容器的内腔分隔成若干个容器分腔,在铸造容器的顶部安装有一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用于实现对铸造容器内部的密封及加压,在各容器分腔处的铸造容器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一进水管,在各进水管上均安装有一压力阀门,所述进水管用于与外部水源相连。本装置采用空气加压与水力施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压力聚合,保证压力聚合时受力的均匀性与聚合效果;同时本装置不需要匹配专门的空气压缩机,通用性较强,使用方便,能够根据需要聚合的材料的量来实现开启不同数量的容器分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义齿加工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义齿压力聚合器。
背景技术
在义齿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制作牙托的材料要满足后期使用要求,一般要求材料内部不会产生气泡、结构要达到致密程度,以此来保证其机械性能,因此材料在使用前需要利用压力聚合器实现加压聚合处理,使之在聚合反应过程中达到使用要求。虽然现在也存在一些实现压力聚合的设备,其结构大多采用的单一空气增压向压力空间来达到需要的压力,这种方式通常配套安装有空气压缩机来实现加压,这种结构使得整体设备的体积较大,同时单纯的空气加压对材料的聚合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整体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义齿压力聚合器,包括一铸造容器,在铸造容器的内腔内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分隔腔组,所述分隔腔组用于将铸造容器的内腔分隔成若干个容器分腔,在铸造容器的顶部安装有一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用于实现对铸造容器内部的密封及加压,在各容器分腔处的铸造容器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一进水管,在各进水管上均安装有一压力阀门,所述进水管用于与外部水源相连。
优选地,所述分隔腔组包括两平行设置的限位板,在两限位板之间的铸造容器内密封安装有一分隔板,所述限位板为一U型钢板,所述U型钢板的两竖直段分别与其对应位置处的铸造容器的内侧壁一体成型,所述U型钢板的底部水平段与所述铸造容器的底部一体成型,在两U型钢板的相对内侧壁上分别对称固连有一密封条,所述U型钢板的顶部与所述分隔板顶部平齐,在分隔板的顶部固定有一顶部压缩密封条,所述顶部压缩密封条的顶部与所述铸造容器的顶部平齐。
优选地,所述封堵组件包括一用于与所述铸造容器顶部相密封配合的端盖,在端盖的外侧壁上沿其周边间隔焊接固连有若干个上耳板,各上耳板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铸造容器上部侧壁上焊接固连的下耳板配合抵紧,对应的上下耳板之间的销孔同轴分别通过销轴插装固定,在铸造容器的顶部沿其圆周设有一圈环形槽,在端盖的底部外围固定有一圈用于密封插装在对应的环形槽内的橡胶圈,在对应各个容器分腔顶部位置处的所述端盖的底部分别可拆卸的固定安装有一与其配合的分腔密封件,在对应各分腔密封件位置处的端盖的顶部分别安装有一与所述铸造容器内的各个容器分腔内部相连通的进气管,在进气管上分别安装有一高压进气阀门,所述进气管分别用于与外部高压气源相连,在各进气管的一侧均安装有一压力表,各所述压力表与对应位置处的容器分腔内部相连通并用于显示其内部压力。
优选地,所述分腔密封件包括一可拆卸的固定设置在对应容器分腔顶部位置处的所述端盖的底部的密封凸台,在所述密封凸台的外侧壁上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密封圈,各所述密封圈分别用于与对应位置处的铸造容器的内腔侧壁以及分隔板的侧壁实现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装置采用空气加压与水力施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压力聚合,保证压力聚合时受力的均匀性与聚合效果;同时本装置不需要匹配专门的空气压缩机,通用性较强,使用方便,能够根据需要聚合的材料的量来实现开启不同数量的容器分腔,从而实现不同的聚合效率,同时各容器分腔也可以单独对其内的材料进行不同程度的压力聚合。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旭然义齿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旭然义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46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