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漆包线拉丝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63427.7 | 申请日: | 2019-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5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九源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1/06 | 分类号: | B21C1/06;B21C1/12;B21C4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漆包线 拉丝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漆包线拉丝设备,其特征在于:依次设有放线盘、导轮、第一塔轮箱、第一定速轮、第二塔轮箱、第二定速轮;第一塔轮箱内设有两个塔轮组成的第一拉丝模,第二塔轮箱内设有多个塔轮组成的第二拉丝模,铜导线经过放线盘、导轮后引入第一塔轮箱,反复来回绕设于第一塔轮箱内的两个塔轮上,引出第一塔轮箱,经过第一定速轮,再引入第二塔轮箱,依次绕设于第二塔轮箱内的四个塔轮上,引出第二塔轮箱,经过第二定速轮。0.4mm的铜导线引入第一塔轮箱,被第一拉丝模从0.4mm拉到0.16mm,引入第二塔轮箱,被第二拉丝模从0.16mm拉到0.05mm。本实用新型节约能源,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漆包线生产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漆包线拉丝的设备。
背景技术
漆包线在生产过程中需对其拉丝,在漆包线直径由粗拉细的过程中,要遵循金属延伸的规律:在拉伸时由于金属内部晶格的滑移、变化。使导线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硬度变硬,延伸率下降。所以一次拉伸直径不能相差太多,否则会把导线拉断。
如图1、图2所示现有技术拉丝机结构及拉丝工艺:
原拉丝机结构主要有放丝机构(放线盘,导轮等),拉丝机构(伺服电机,塔轮,冷却机构等),收丝机构等组成。
制作工艺是:
如图1,先在第一台拉丝机上将0.4mm的铜导线191从放线盘11经过导轮12,引入塔轮箱13,绕过塔轮箱13内的数个塔轮、例如四个塔轮131、132、133、134后,从0.4mm的第一阶段铜导线191拉到0.16mm的第二阶段铜导线192,经过导轮14、涨紧轮15,绕到收线轮16上。再把收线轮16放到第二台拉丝机的放线盘11上,将0.16mm的第二阶段铜导线192从放线盘11经过导轮12,引入塔轮箱13,绕过塔轮箱13内的四个塔轮131、132、133、134后,从0.16mm的第二阶段铜导线192拉到0.05mm的第三阶段铜导线193,经过导轮14、涨紧轮15,绕到收线轮16上。
也可以在第一台拉丝机上换全套模具,再把铜导线从0.16mm拉到0.05mm。
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导线盘要二次放线,二次收线,浪费人工,浪费能源,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漆包线拉丝工艺及设备,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漆包线拉丝设备,其特征在于:
依次设有放线盘、导轮、第一塔轮箱、第一定速轮、第二塔轮箱、第二定速轮;第一塔轮箱内设有两个塔轮组成的第一拉丝模,第二塔轮箱内设有多个塔轮组成的第二拉丝模,铜导线经过放线盘、导轮后引入第一塔轮箱,反复来回绕设于第一塔轮箱内的两个塔轮上,引出第一塔轮箱,经过第一定速轮,再引入第二塔轮箱,依次绕设于第二塔轮箱内的四个塔轮上,引出第二塔轮箱,经过第二定速轮。
第二拉丝模的塔轮数大于第一拉丝模的塔轮数。
0.4mm的铜导线引入第一塔轮箱,被第一拉丝模从0.4mm拉到0.16mm,引入第二塔轮箱,被第二拉丝模从0.16mm拉到0.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一台拉丝机上装二套拉丝模,第一套模具将铜导线从0.4mm拉到0.16mm,马上引入第二套模具,将铜导线从0.16mm拉到0.05mm。从而在一台拉丝机上,用俩套模具将铜导线从0.4mm拉到0.16mm,拉丝结束,立即引入漆包机涂漆,烘干。放线、拉丝,收线,涂漆连续一次进行,节约人工,节约能源,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九源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九源机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34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办公椅
- 下一篇:一种精冲件平面度检测用治具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