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石灰溶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60247.3 | 申请日: | 2019-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5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卓士明;厉艳;藤文磊;卓之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朱晓林 |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石灰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改进型石灰溶药结构,包括石灰仓、反应车间和溶药池,石灰仓和反应车间相邻间隔设置,溶药池贴合设置在石灰仓和反应车间的下方,溶药池中位于石灰仓下方的部分为投料部,溶药池中位于反应车间下方的部分为反应部,投料部的顶部设置有敞口,投料部内设置有粉尘过滤筒,反应部内设置有搅拌机,搅拌机连通反应车间,反应部的顶部封闭,本实用新型通过敞口设置的投料部和封闭设置的反应部防止粉尘进入到反应车间内,从而可以避免使用更多的除尘设备,降低了成本,粉尘过滤筒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对投料溶药过程的观察,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满足了生产的需要,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溶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改进型石灰溶药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中,经过电解反应后的污水需要通入到反应池中进行投药搅拌处理,随后再进行多道工序反应得以排出。目前常规的溶药池都是敞口的,这样可以便于投药和观察,然而在投入石灰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因此需要用到非常多的除尘设备,成本较高,更会对操作人员造成健康危害,且会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改进型石灰溶药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对石灰溶药结构的改进降低粉尘污染,并提高溶药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改进型石灰溶药结构,包括石灰仓、反应车间和溶药池,石灰仓、反应车间和溶药池相互独立,石灰仓和反应车间相邻间隔设置,溶药池贴合设置在石灰仓和反应车间的下方,溶药池中位于石灰仓下方的部分为投料部,溶药池中位于反应车间下方的部分为反应部,投料部的顶部设置有敞口,投料部内设置有粉尘过滤筒,反应部内设置有搅拌机,搅拌机连通反应车间,反应部的顶部封闭,投料部的宽度是反应部的一半。
进一步地,石灰仓和反应车间均设置在地面上,溶药池设置在地下。
进一步地,溶药池有两个。
进一步地,投料部完全敞口。
进一步地,反应部的顶部进行有二次浇注封闭,第一次浇注后留有用于安装搅拌机的安装空间,安装完成后进行第二次浇注封闭。
进一步地,溶药池的深度为3.5米,投料部的宽度为1米,反应部的宽度为2米。
本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敞口设置的投料部和封闭设置的反应部防止粉尘进入到反应车间内,从而可以避免使用更多的除尘设备,降低了成本,在投料部采用粉尘过滤筒对粉尘进行过滤排出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对投料溶药过程的观察,并且避免影响设置在反应部的搅拌机的正常工作,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满足了生产的需要,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溶药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石灰溶药结构在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石灰仓、2-反应车间、3-溶药池、31-投料部、311-粉尘过滤筒、32-反应部、321-搅拌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02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