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PETG热收缩膜铸片成型的气刀辅助冷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0182.2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0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陈丽颖;周军锋;范琪;肖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光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34 | 分类号: | B29C41/34;B29C41/4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朱晓林 |
地址: | 2142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petg 收缩 膜铸片 成型 辅助 冷却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PETG热收缩膜铸片成型的气刀辅助冷却设备,包括气刀本体,所述气刀本体设有上腔室、中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自进风端向出风端依次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缓冲区、横截面逐渐增大第一出风区和第一出风口,所述中腔室自进风端向出风端依次设有第二进风口、第二缓冲区、横截面逐渐减小的第二出风区和第二出风口,所述下腔室自进风端向出风端依次设有第三进风口、第三缓冲区、横截面逐渐增大的第三出风区和第三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PETG热收缩膜铸片的成型装置,能够良好地辅助冷却、加压在冷鼓上冷却的薄片,有效提高最终成型的薄膜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薄膜成型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PETG热收缩膜铸片成型的气刀辅助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PETG热收缩膜主要用作热收缩标签,基本都采用流延+静电吸附的铸片成型方式。
铸片时,高温熔体流延到光洁、低温、高速转动的冷鼓表面后,靠静电吸附力紧贴冷鼓表面,冷却成型为满足后续拉伸工艺要求的均匀厚片。
静电吸附是利用高压发生器产生的几千伏的直流电压,使电极丝与冷鼓分别为负极和正极(冷鼓接地),流延到冷鼓上的厚片,在此高压静电场中,因静电感应而产生电荷取向移动,发生电荷积累而形成界面极化,在厚片厚度方向形成反电场。在异性静电荷相互吸引力作用下,厚片与冷鼓表面紧密吸附贴合在一起,达到排除空气和良好传热的效果。
流延铸片时,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一方面经骤冷成型的厚片不易贴附于冷鼓表面,另一方面,在厚片与冷鼓之间很容易夹入空气,降低传热效果,严重影响铸片质量。
研究表明,冷鼓+静电吸附方式的铸片速度主要取决于厚片与冷鼓之间的静电吸附力。静电吸附力又与PET材料的熔融态比电阻、静电吸附装置的直流电压、电极丝直径以及电极丝与铸片之间距离有关。通过改进和提高静电吸附装置结构和工艺,可以有效提升静电吸附力,但直流电压、电极丝直径以及电极丝与铸片之间的距离的调整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实际上,当前的平膜法聚酯热收缩膜生产线,已经将这些因素改进到当前技术的极限水平,很难再进一步提高。因此,要想实现快速生产,单靠静电吸附装置的改进和提高显然是不够的。
聚酯热收缩标签膜对收缩率要求较高,一般要大于50%,有些还要大于70%,而且以单向收缩为主。普通PET因为结晶度高,薄膜的热收缩率无法满足收缩套标要求。因此,PETG热收缩膜需要采用高改性含量的PETG材料。由于PETG 中共聚单体的大量引入,使PET材料的极性降低,熔融比电阻增加,铸片时静电吸附力降低,进一步加剧了静电吸附力偏弱的问题。
通过在PETG中共聚或添加一定量的醋酸盐,可以改善PETG材料的极性和熔融比电阻,增加静电吸附力。但过量的醋酸盐加入,会降低聚酯材料的稳定性,从而影响薄膜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同时,铸片过程中还易产生薄膜击穿等质量问题,影响冷鼓寿命和薄膜质量。
高速化是PETG薄膜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另外,一些特殊品种的PETG热收缩膜,比如酒瓶套标签膜等产品,薄膜更厚,在70-80μm。在采用单鼓-静电吸附铸片方式生产这类产品时,易产生薄膜内外性能不十分均一的问题。这是由于铸片成型过程中,薄片内层紧贴冷鼓(低温),而外层与空气接触,PETG材料的导热性较差,导致薄片内外冷却速率不一致,进而使最终成型的薄膜在纵向方面出现一定的性能差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PETG热收缩膜铸片成型的气刀辅助冷却设备,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良好地辅助冷却、加压在冷鼓上冷却的薄片,有效提高最终成型的薄膜的质量。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光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光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01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