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石墨烯的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动态可调柔性衰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9695.1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0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陆卫兵;刘震国;陈慧;张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2 | 分类号: | H01P1/2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华蒙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石墨 人工 表面 等离子 动态 可调 柔性 衰减器 | ||
1.基于石墨烯的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动态可调柔性衰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4),在所述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4)两侧对称设置与之相连接的导行波转换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波过渡结构(3),所述的导行波转换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波过渡结构(3)均与槽线过度部分(2)、槽线馈电传输线(1)依次相连;其中,在所述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4)上放置石墨烯三明治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动态可调柔性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线馈电传输线(1)为两层结构,上层是刻蚀槽缝的金属条带(5),下层是介质基板(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动态可调柔性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线过渡部分(2)为两层结构,上层是刻蚀槽缝的金属条带(5),下层是介质基板(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动态可调柔性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行波转换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波过渡结构(3)为两层结构,上层是刻蚀槽缝的金属条带(5),下层是介质基板(6);导行波转换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波过渡结构(3)由12个深度渐变的沟槽构成,沟槽宽度均为1mm,最浅沟槽深度为0.5mm,依次增长0.5mm,最深沟槽深度为6mm;其中,靠近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4)一侧的沟槽最深,远离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4)一侧的沟槽最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动态可调柔性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4)为两层结构,上层是刻蚀槽缝的金属条带(5),下层是介质基板(6);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4)由11个深度相同的沟槽周期排列构成,沟槽宽度1mm,深度6.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动态可调柔性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烯三明治结构(7)为三层结构,自上而下分别是单层石墨烯方片(8)、浸泡离子液的隔膜纸(9)、单层石墨烯方片(8);上下两层所述的单层石墨烯方片(8)由隔膜纸(9)隔开,隔膜纸(9)的厚度为0.05mm。
7.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动态可调柔性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刻蚀槽缝的金属条带(5)由铜材质构成,厚度是0.018mm;所述的介质基板(6)由相对介电常数为2.65的F4B材料构成,其厚度为0.1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969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