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便携型SF6气体集气袋尾气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7784.2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7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游骏标;林芬;王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加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2 | 分类号: | F17D1/02;F17D3/01;F17D5/00;G01L1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郭东亮;蔡学俊 |
地址: | 350026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便携 sf6 气体 气袋 尾气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智能便携型SF6气体集气袋尾气回收装置,包括主控制板及气路控制相关元件;回收装置的进气气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出气口与第一电磁阀进气端相连;第一电磁阀的常开出气端与第二电磁阀进气端相连,常闭出气端与第三电磁阀进气端相连;第二电磁阀的常开出气端与第一集气装置相连,常闭出气端与第二集气装置相连;第三电磁阀的常开出气端与第三集气装置相连,常闭出气端与第四集气装置相连;当进行尾气回收时,主控制板控制各电磁阀以使各集气袋中的一个与进气气路导通以回收尾气,并在出气口压力值达到阈值时以电磁阀切换与进气气路导通的集气袋;本实用新型有较好的密封性,而且能以多个集气袋以轮替方式来回收SF6气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智能便携型SF6气体集气袋尾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SF6气体具有很好的绝缘性能和灭弧性能,是目前理想的绝缘介质,在电气设备中起着绝缘、灭弧和冷却散热的作用。SF6电气设备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设备,其质量直接影响系统的安全,根据GB/T 8905和DL/T 1205等规程要求应定期进行SF6气体分解物检测,及时检出内部隐患,为设备状态检修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国内现场使用的SF6气体分析仪器含有以下三个功能:分解物检测、SF6纯度检测、SF6湿度检测,在检测过程,SF6电气设备中气体由自身的压力,通过充排气口到气体分析仪,检测后气体由仪器直接排出,分解物、纯度检测流量在200mL/Min左右、湿度检测流量在500mL/Min左右,综合检测一次的时间差不多在5分钟,每一次检测需往大气中排放3.5L的SF6气体,断路器运行一段时间后SF6气体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这不仅威胁测试人员安全,而且会产生严重的温室效应,国家电网公司在2007年初发布 的“2006年社会责任报告”中明确提出“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放。SF6电气设备气体分析仪作为设备状态、故障分析必备的仪器,使用过程对检测后的气体进行回收有着重要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着手建立各级SF6气体质检中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保障了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SF6回收处量设备产业已经形成,有几家企业在致力开发SF6回收处理市场,相应的回收处理技术日趋成熟,但是市场上智能SF6气体检测尾气回收装置几乎都体积大并且过重,不便携,在现场使用不方便,而且价格很高,很多单位花重金购买了回收装置没起到实际的作用,甚至有的成为了摆设,在现场直接选择使用集气袋回收,但是市面上的集气袋回收只能单个与SF6气体分析仪连接,集气袋与SF6气体分析仪连接通过一根硬管直接与集气袋软管连接,不够规范,存在漏气风险,回收过程中集气袋压力无法监测,容易造成SF6气体分析仪产生背压,造成测试数据不准甚至仪器内部传感器损坏,而且效率低,只能单个集气袋更换,由于导气管自身没带自封功能,在更换集气袋过程中容易出现SF6气体泄漏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现有的集气袋回收只能单个集气袋回收,需要现场人员频繁更换,而且集气袋没有压力检测,也没有声光报警系统,只能人为判断集气袋更换,目前SF6气体分解物检测主流使用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能承受的压力只有一个大气压的10%,这种情况要在封闭系统进行分解物检测容易造成背压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智能便携型SF6气体集气袋尾气回收装置,有较好的密封性,而且能以多个集气袋以轮替方式来回收SF6气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智能便携型SF6气体集气袋尾气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主控制板及气路控制相关元件;回收装置的进气气路设有压力传感器(25);所述压力传感器出气口与第一电磁阀(26)进气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常开出气端与第二电磁阀(27)进气端相连,常闭出气端与第三电磁阀(28)进气端相连;
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常开出气端与第一集气装置(20)相连,常闭出气端与第二集气装置(21)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加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加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77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催化污水处理用初步过滤设备
- 下一篇: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恒温水浴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