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氧设备组装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5079.9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2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孔才春;孔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庞达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明志会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组装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氧设备组装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板和箱体,箱体的底端安装有底板,且箱体内部的上方横向安装有横板,横板顶端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贯穿横板底端的第二转轴,横板底端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转轴,箱体的底端设置有淤泥层,且箱体正面下方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控制箱,箱体的顶端安装有顶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滑轨、滑块、安装架、锁紧螺栓和螺孔,通过滑轨与滑块之间的配合将安装架向增氧设备放心进行滑动,利用夹块将其进行固定,然后再将锁紧螺栓插入螺孔内部,使其进行固定,防止测试的过程中增氧设备晃动导致内部零件造成毁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备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氧设备组装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河流污染日益严重,城市黑臭河现象已成为普遍问题,消除城市河流黑臭现象,改善城市河道水环境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河流污染对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约束作用已日益明显,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与治理,水体中溶解氧的不足是河流产生黑臭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通过曝气增氧可有效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但在使用增氧设备前需要对其进行测试,传统上的测试装置虽然可以满足人们使用,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传统上的测试装置设计比较简单,一般都是将测试装置放置在其内部,无法对增氧设备进行夹紧固定,从而在测试的过程中增氧设备可能出现碰撞,可能造成损坏的现象,同时现有的测试装置无法根据水位内部发生不同的情况下进行检测,导致检测效果不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氧设备组装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对增氧装置进行夹紧固定和无法根据黑臭水处于不同环境进行测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氧设备组装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板和箱体,所述箱体的底端安装有底板,且箱体内部的上方横向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顶端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贯穿横板底端的第二转轴,所述横板底端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箱体的底端设置有淤泥层,且箱体正面下方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控制箱,所述箱体的顶端安装有顶板,且顶板顶端的一端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内部底端的一端安装有水泵,且水泵的输出端安装有贯穿水箱一侧并延伸至箱体内部的金属管。
所述安装板的顶端设置有滑轨,且滑轨顶端的两端均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安装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一侧安装有夹块,所述安装板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浮子,且浮子两侧的安装板底端安装有锁链,所述锁链的底端安装有延伸至淤泥层内部的沉锚。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外侧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构成啮合结构。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通过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两侧的下方均匀安装有搅拌扇叶,且搅拌扇叶通过第一转轴构成转动结构。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对黑臭水进行搅拌,方便使得污泥混入黑臭水中对黑臭水在不同的环境情况下进行测试。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的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刹车片。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该装置可随意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部一侧的上方安装有滤网。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防止在测试过程中淤泥流入金属管内部造成堵塞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箱体一侧的下方安装有出水管,且出水管靠近箱体的一端安装有电磁阀。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测试完成后将装置内部的黑臭水通过出水管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庞达橡塑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庞达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50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文地质研究破土取样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发泡陶瓷生产的原料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