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缸套S变形的气缸体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54086.7 | 申请日: | 2019-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4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向本杰;蒙小聪;王鹏程;王志刚;黎华文;卢祥林;余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1/00 | 分类号: | F02F1/00 |
| 代理公司: | 南宁曙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1 | 代理人: | 郑进城 |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变形 缸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缸套S变形的气缸体结构,涉及发动机气缸技术领域。结构包括气缸体,其内设置有用于安装缸套的气缸孔,所述气缸孔为阶梯孔,所述气缸孔自上而下分别为入口部、中部、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的直径小于入口部的直径,所述入口部的直径小于中部直径,所述缸套与配合部为过盈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气缸的刚度,降低中支撑缸套的S变形,从而减少了缸套与活塞连杆组的摩擦,因此减低了整机的摩擦功,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气缸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降低缸套S变形的气缸体结构。
背景技术
中支撑缸套缸孔S变形一直以来都是中支撑缸套发动机设计的一大难题。缸套S变形大的情况下,活塞和活塞环与缸套的摩擦功增加从而使得发动机摩擦功会比顶部支撑缸套大,同时发动机的活塞漏气量和机油耗也会比顶部支撑缸套大。因此如何设计中支撑缸套及气缸体减少缸套S变形是中支撑发动机设计的关键。
目前的发动机气缸体,为了尽量缩小缸心距,气缸孔顶部采用了开式结构,即相邻缸孔顶部是想通的,相邻缸套安装后顶部是直接相互接触,这种结构破坏了气缸体顶部的刚性,气缸体的中部缸壁厚度变化不大,且缸套装入后与缸孔为间隙配合,以上诸多因素导致气缸无法紧紧固定缸套从而增大了缸套的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低缸套S变形的气缸体结构。所述气缸体支撑结构,通过对气缸的结构设计,达到减少缸套S变形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降低缸套S变形的气缸体结构,包括气缸体,其内设置有用于安装缸套的气缸孔,所述气缸孔为阶梯孔,所述气缸孔自上而下分别为入口部、中部、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的直径小于入口部的直径,所述入口部的直径小于中部直径,所述缸套与配合部为过盈配合连接。
优选的,气缸孔的数量至少为2个,且相邻的气缸孔顶部之间不连通。通过这样的设置,相邻的缸套之间不直接接触,可以通过气缸体与缸套在顶部接触支撑,从而减少缸套顶部的变形。
优选的,在气缸体的外壁上,与所述中部和配合部结合处等高的位置,设置有加强环。这样加强环的设置,类似于在气缸体外边加设加强筋,加强了中部和配合部结合处的厚度,减少了该部位的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降低缸套S变形的气缸体结构,增加了气缸的刚度,降低缸孔中的缸套S变形,从而减少了缸套与活塞连杆组的摩擦,因此减低了整机的摩擦功,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缸套S变形的气缸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缸套S变形的气缸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缸套S变形的气缸体结构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缸套S变形的气缸体结构缸套安装后示意图;
图中,1-气缸体、2-气缸孔、3-入口部、4-中部、5-配合部、6-支撑肩、7-加强环、8-缸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40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