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曲轴止推片强制润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4084.8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5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林铁坚;何化;余晓强;谭金富;徐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02 | 分类号: | F16C35/02;F16N1/00 |
代理公司: | 南宁曙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1 | 代理人: | 郑进城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轴 止推片 强制 润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曲轴止推片强制润滑结构,包括机体轴承座和轴承盖,轴承盖上设置有螺栓孔座,轴承盖通过螺栓安装在机体轴承座底部,机体轴承座和轴承盖的内周面分别安装有上轴瓦和下轴瓦,轴承盖的两侧面上安装有止推片,其特征在于:机体轴承座内部设置有机体主油道,上轴瓦的外周面中部开设有通孔,上轴瓦的内周面开置有弧形储油槽,弧形储油槽中部通过通孔与机体主油道连通;在轴承盖内部开设有独立于螺栓孔座内部螺栓孔的过油道,该过油道的一端与上轴瓦的弧形储油槽末端连通,另一端通向与止推片接触的轴承盖侧面。本实用新型能使机油迅速流动到止推片进行充分及时的润滑,减小冲击和摩擦造成的磨损,延长止推片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曲轴止推片强制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具有频繁启停的特性,发动机离合器会相应的频繁接合与分开,曲轴止推片会受到经过飞轮、曲轴传递而来的冲击作用。现有技术中对止推片润滑较少,通常需要设置各种储油结构,采用从螺纹孔进出油的方式属于其中一种。由于从螺纹孔进出油的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机油需要流经螺纹间隙,阻力大,还要额外充满螺纹孔底部的空腔,使得机油不能及时输送到止推片进行润滑,造成止推片磨损严重,寿命短;2、螺栓的紧固能力因受到机油润滑作用而减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曲轴止推片强制润滑结构,使机油迅速流动到止推片进行充分及时的润滑,减小冲击和摩擦造成的磨损,延长止推片寿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曲轴止推片强制润滑结构,包括机体轴承座和轴承盖,所述轴承盖上设置有螺栓孔座,所述轴承盖通过螺栓安装在机体轴承座底部,轴承座和轴承盖的内周面分别安装有上轴瓦和下轴瓦,轴承盖的两侧面上安装有止推片;所述机体轴承座内部设置有机体主油道,所述上轴瓦的外周面中部开设有通孔,上轴瓦的内周面开置有弧形储油槽,所述弧形储油槽中部通过所述通孔与机体主油道连通;在所述轴承盖内部开设有独立于螺栓孔座内部螺栓孔的过油道,该过油道的一端与上轴瓦的弧形储油槽末端连通,另一端通向与止推片接触的所述轴承盖侧面。
具体的,所述过油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竖油道和直油道,所述竖油道平行于所述螺栓孔座内的螺栓孔,所述直油道垂直于与止推片接触的所述轴承盖的侧面。
具体的,所述过油道包括设置在螺栓孔座上方的油道入口,在该油道入口的边缘开设有过油槽,所述弧形储油槽通过所述过油槽与油道入口连通。
具体的,在与轴承盖的侧面接触的所述止推片内端面上设置有竖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主轴轴承盖上通过设计加工出独立于轴承盖螺纹孔的机油通道使机油从独立的通道流动输送,流动阻力小,通道容积小,从而能迅速流动到止推片及时润滑止推片,减小冲击和摩擦造成的磨损,延长止推片寿命;另外,机油不流经轴承盖螺纹孔,减少螺栓与螺纹孔之间的润滑作用,从而避免螺栓的紧固效果因受到机油润滑作用而减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润滑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轴瓦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轴瓦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止推片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轴承盖示意图。
图中,1-机体轴承座,2-轴承盖,3-上轴瓦,4-下轴瓦,5-止推片,6-机体主油道,7-通孔,8-弧形储油槽,9-过油道,10-竖油道,11-直油道,12-油道入口,13-过油槽,14-竖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40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