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科用催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53491.7 | 申请日: | 2019-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0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段安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欢 |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催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消化科用催吐装置,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内部插接设置有内套筒,内套筒内部设置有导气管,导气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催吐球囊和控制球囊,所述催吐球囊的尾端连接有充气球囊,充气球囊尾端留设有进气孔,所述导气管的尾部有放气阀,前端设置有伸缩弹簧,其有益效果在于:在控制球囊的尾端接有充气球囊,通过单向阀和负压原理来调节控制球囊和催吐球囊内部的气体量,便于医护人员针对不同患者来控制催吐球囊的伸展程度,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催吐效率,同时利用内套筒来实现导气管的定位和固定,降低了导气管因为内部气压出现晃动的问题,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科用催吐装置。
背景技术
催吐,指使用各种方法,引导促进呕吐的行为。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手指,按压舌根,并碰触扁桃体,使机体产生反射,并发生呕吐反应,或用双手挤压胃部以下位置,或轻拍背部对应于胃的位置等。呕吐,是人类在大自然生存进化中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发生于食用有毒物质、变质食物、脑部损伤等之后,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减低压力等。神智清醒,且有知觉的人,通过催吐的方法可以使人排除体内有毒的物质,效果往往强于洗胃。现有的催吐装置结构复杂,患者使用过程中由于紧张经常导致施力过大对咽喉粘膜造成损伤,不仅会增加患者不适,引起患者喉部发炎,还会降低催吐效果,同时现有的催吐装置多用两组球囊来实现催吐,但球囊会由于内部气体不足而出现催吐效果不佳的问题,影响催吐效率,浪费了对患者的治疗时间。因而设计一种能够自充气的、结构简单的消化科用催吐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催吐装置球囊充气较为麻烦、使用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消化科用催吐装置,通过在导气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控制球囊和催吐球囊来对患者的咽喉进行刺激,利用控制球囊和催吐球囊之间的气体转移能够保证催吐球囊的伸展和回缩,便于控制催吐球囊的伸展度,能够有效实现对患者咽喉的刺激,从而达到催吐的目的,同时在控制球囊的尾端接有充气球囊,通过单向阀和负压原理来调节控制球囊和催吐球囊内部的气体量,便于医护人员针对不同患者来控制催吐球囊的伸展程度,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催吐效率,并且催吐球囊和外套筒之间设置有伸缩弹簧,便于在催吐球囊接触到患者咽喉时能够自动调节,减少了对患者咽喉黏膜的损伤,此外利用内套筒来实现导气管的定位和固定,降低了导气管因为内部气压出现晃动的问题,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化科用催吐装置,包括外套筒4,所述外套筒4内部设置有导气管9,所述导气管9上靠近控制球囊8的一端设置有内套筒3,内套筒3插接连接在外套筒4上,且所述导气管9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催吐球囊6和控制球囊8;
所述催吐球囊6的尾端连接有充气球囊1,充气球囊1的尾端留设有进气孔11;
所述导气管9上位于控制球囊8和内套筒3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放气阀2;
所述导气管9上位于催吐球囊6和外套筒4之间设置有伸缩弹簧5。
具体地,所述外套筒4上靠近控制球囊8的一端上留设有若干个卡槽10。
具体地,所述内套筒3上固定设置有与卡槽10相匹配的卡条7。
具体地,所述充气球囊1的内部两端均设置有单向阀。
具体地,所述催吐球囊6为“8”字形结构,且其顶端直径小于底端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未经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34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板式压滤机
- 下一篇:一种卧式缠绕机缠绕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