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古建筑的临时木结构连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53210.8 | 申请日: | 2019-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8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甘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亦昂创意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G2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王晓蕾 |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建筑 临时 木结构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古建筑的临时木结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和固定扣,其特征在于,连接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扣,连接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受力杆,受力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受力板,受力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力杆,传力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扣对古建筑进行锁定,接着通过两端的连接块进行相扣,再通过螺丝进行固定,接着通过旋转螺栓带动顶板对古建筑进行限位使不容易发生摆动,通过木结构材质对古建筑进行固定使当发生地震时发生摆动让固定结构不容易损坏古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古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古建筑的临时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然而,在大兴土木的现在,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做到既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让古代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其中在对古建筑的保护中通过一些钢结构进行连接固定,但是钢结构材质较硬当古建筑受压时容易导致损坏古建筑,因此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古建筑的临时木结构连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古建筑的临时木结构连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古建筑的临时木结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和固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扣;
所述连接板包括限位块、受力杆、受力板、支撑杆、传力杆、弹簧、加强筋、抵块、第一固定杆、固定板、第二固定杆,所述连接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受力杆,所述受力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力杆,所述传力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传力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抵块,所述抵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
所述固定扣包括连接块、螺丝、螺栓、顶块,所述固定扣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螺丝,所述固定扣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顶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限位块为实心结构,且内部填充物为混泥土、钢块、石头任意一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受力杆为实心不锈钢材质,且直径为5cm-7c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弹簧的两端均连接着传力杆,且传力杆均为向内倾斜3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抵块呈三角结构,且在加强筋的底端对称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均通过螺丝连接着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顶板呈弧形设置,且在固定扣的内壁设有若干个。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固定扣对古建筑进行锁定,接着通过两端的连接块进行相扣,再通过螺丝进行固定,接着通过旋转螺栓带动顶板对古建筑进行限位使不容易发生摆动,通过木结构材质对古建筑进行固定使当发生地震时发生摆动让固定结构不容易损坏古建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亦昂创意设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亦昂创意设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32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膝关节韧带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热镀锌钢管冷却导向输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