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门防夹条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52790.9 | 申请日: | 2019-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9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纪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荣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10/80 | 分类号: | B60J10/80;B60J5/10;B60R16/02;E05F15/4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巫蓓丽 |
| 地址: | 201403 上海市奉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尾门防夹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尾门防夹条,包括防夹条本体,黏胶体,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绝缘连接体,连接导线;防夹条本体由中空防夹管、防夹底座构成,第一导电体与中空防夹管相嵌套连接,第二导电体通过绝缘连接体悬于第一导电体的内腔;第一、第二导线贯穿于第一、第二导电体内部;黏胶体与防夹底座相连;防夹管体端部设有电阻,电阻、第一导线、第二导线、连接导线之间依次电连接,连接导线一端设有导线插口,与防夹控制模块电连接。其优点在于:装卸简单,当夹到异物时,会压迫防夹条本体,使第一、二导电体接触,短路电阻,产生相应的电流变化,其信号传递给系统的ECU,实现防夹功能,其防夹触发角度达36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防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尾门防夹条。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有很多自动化的技术集成于汽车内,例如很多车型的车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动开启与关闭,这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对于每一位乘坐汽车的人来说,对意外的安全保护措施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汽车车门的快速关闭造成的乘客尤其是小孩子的不经意间被车门夹住的问题,在很多城市中也都发生过汽车车门伤乘客的现象。汽车车门及相关部件的关闭安全设计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方面,成为人们购买车辆时所考虑的方面之一。
中国专利文献:CN201810884442.5,公开了一种灵敏度高、便于安装、成本低的汽车防夹条,包括防夹条本体、金属骨架、密封盖、连接导线、导线接口和防夹控制器,所述连接导线与防夹条本体的连接处设置压力传感器;在绝缘橡胶体的内表面设置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在导电体内设置导线,在防夹条本体的端部设置电阻,所述绝缘橡胶体的下表面固定设置装配件,所述金属骨架设有装配槽,装配件可插入金属骨架的装配槽内进行固定。本发明的汽车防夹条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成本低,可以避免防夹模块灵敏度低无法检测到障碍状态的技术问题,避免由于导电体接触部位磨损或氧化造成的灵敏度下降甚至失灵,提高使用安全性。但是其触发角度受限,存在触发死角,无法从多个角度快速感应车门是否有阻碍物,易造成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防夹设计灵敏,可360°无死角触发,夹持稳固,拆卸方便的汽车尾门防夹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夹设计灵敏,可360°无死角触发,夹持稳固,拆卸方便的汽车尾门防夹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尾门防夹条,包括防夹条本体,黏胶体,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绝缘连接体,连接导线;所述防夹条本体由中空防夹管与防夹底座构成;所述中空防夹管与所述第一导电体均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导电体其外壁与所述中空防夹管其内壁相嵌套,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通过所述绝缘连接体相连,所述第二导电体悬于所述第一导电体其内腔;所述第一导线贯穿于所述第一导电体其内部,所述第二导线贯穿于所述第二导电体其内部;所述黏胶体与所述防夹底座相连;所述防夹条本体其端部设有一个电阻,所述的电阻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线及所述第二导线其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其另一端与连接导线其一端电连接,所述连接导线其另一端设有导线插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当所述防夹条本体受压迫时,实现内部线路的导通、电阻并联,通过回路电阻阻值的变化引起电流的变化,将变化的信号传递给系统的ECU,实现防夹功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采用导电橡胶或导电TPE材料制成,所述防夹条本体、所述绝缘连接体均采用绝缘橡胶或绝缘TPE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正常状态下,防夹回路中的初始电阻为10000±500欧姆,或1000±50欧姆,或5200±260欧姆,或5600±280欧姆;触发电阻为:≤2000欧姆,或≤400欧姆,或≤100欧姆;触发角度为:3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荣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荣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27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