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自调节斜拉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2718.6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9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邓斌;蒲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4 | 分类号: | E01D19/14;E01D19/00;E01D2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112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调节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自调节斜拉体系,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难度小、安装方便、安全可靠和调节灵活的斜拉体系。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钢筋自调节斜拉体系,包括设置在两个桥塔之间的斜拉杆件、锚头和套筒,两个桥塔之间设置有工字钢,每个桥塔上均设置有梁混凝土梁。所述斜拉杆件由螺纹钢筋制成,斜拉杆件的上端预埋在混凝土梁内,下端穿过工字钢后通过锚头和套筒进行固定,套筒起到灵活调节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构件均为由常见的原材料加工而成,加工难度小,制作快捷。此外,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现有斜拉体系受力变形大、加工困难、加工时限长和费用较高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斜拉受力自调节体系。
背景技术
斜拉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其可看作是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基于斜拉桥的上述优点,斜拉桥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结构中。
斜拉桥常用的斜拉受力体系为钢丝绳斜拉体系和圆钢花篮螺栓自调节体系,钢丝绳斜拉体系安装虽然较为方便,但是受力变形大,不能用于施工现场受力较大部位施工;圆钢花篮螺栓自调节体系需现场制作,加工周期较长,费用较高,同时受能承受的受力较小,不能满足较大受力荷载。
因此,亟需研发出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自调节斜拉体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难度小、安装方便、安全可靠和调节灵活的斜拉体系。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钢筋自调节斜拉体系,包括设置在桥塔Ⅰ和桥塔Ⅱ之间的斜拉杆件、锚头和套筒。
所述桥塔Ⅰ面向桥塔Ⅱ的侧壁上设置有混凝土梁Ⅰ和混凝土梁Ⅱ,混凝土梁Ⅰ位于混凝土梁Ⅱ的正上方。
所述桥塔Ⅱ面向桥塔Ⅰ的侧壁上设置有混凝土梁Ⅲ和混凝土梁Ⅳ,混凝土梁Ⅲ位于混凝土梁Ⅳ的正上方。
所述混凝土梁Ⅰ和混凝土梁Ⅲ在同一水平面上,混凝土梁Ⅱ和混凝土梁Ⅳ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桥塔Ⅰ和桥塔Ⅱ之间设置有工字钢,工字钢安装在混凝土梁Ⅱ和混凝土梁Ⅳ上。
所述工字钢上设置有连接节点Ⅰ和连接节点Ⅱ,连接节点Ⅰ和连接节点Ⅱ关于工字钢长度方向的中心点对称。所述连接节点Ⅰ靠近桥塔Ⅰ,连接节点Ⅱ靠近桥塔Ⅱ。
所述工字钢包括腹板、上翼缘和下翼缘,上翼缘在连接节点Ⅰ处设置有两个通孔Ⅰ,两个通孔Ⅰ分别位于腹板的两侧。所述下翼缘在连接节点Ⅰ处设置有两个通孔Ⅱ,两个通孔Ⅱ分别位于腹板的两侧。
所述上翼缘在连接节点Ⅱ处设置有两个通孔Ⅲ,两个通孔Ⅲ分别位于腹板的两侧。所述下翼缘在连接节点Ⅱ处设置有两个通孔Ⅳ,两个通孔Ⅳ分别位于腹板的两侧。
所述连接节点Ⅰ和连接节点Ⅱ处均设置有锚头,锚头的形状为三棱柱,该三棱柱其中的两个侧壁分别记为侧壁Ⅰ和侧壁Ⅱ,侧壁Ⅰ与下翼缘的下表面连接,侧壁Ⅱ面向工字钢长度方向的中心点。
每个所述锚头上均设置有两个通孔Ⅴ,两个通孔Ⅴ均贯穿侧壁Ⅰ和侧壁Ⅱ。所述连接节点Ⅰ处的每个通孔Ⅴ均与通孔Ⅱ对接贯通。所述连接节点Ⅱ处的每个通孔Ⅴ均与通孔Ⅳ对接贯通。
所述斜拉杆件为倾斜布置的螺纹钢筋,两个斜拉杆件的上端预埋在混凝土梁Ⅰ内,这两个斜拉杆件的下端穿过通孔Ⅰ、通孔Ⅱ和连接节点Ⅰ处的通孔Ⅴ。
两个所述斜拉杆件的上端预埋在混凝土梁Ⅲ内,这两个斜拉杆件的下端穿过通孔Ⅲ、通孔Ⅳ和连接节点Ⅱ处的通孔Ⅴ。
每个所述斜拉杆件的下端均设置有套筒,套筒与侧壁Ⅱ抵紧,调节套筒将斜拉杆件张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2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装潢印刷裁剪机
- 下一篇:定日镜中心盘钻孔夹持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