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导热结构及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2315.1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6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玲;马灿;杨道均;王瑞军;毛永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51;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22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导热 结构 | ||
一种电池模组导热结构及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导热结构包括:包络件,电芯设于包络件内;至少一个导热板,每个导热板设于两个相邻的电芯之间,且导热板的底部连接于包络件的底面;连接结构,连接结构设于电芯、导热板与包络件之间,用于使电芯、导热板与包络件导热连接。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和上述的电池模组导热结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池模组导热结构及电池模组,通过导热板有效的将电芯的热量传递至包络件,达到散热的目的;连接结构将电芯、导热板和包络件连接为一体,避免模组振动中电芯的振幅过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导热结构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人们对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电池能量密度高要求同时也伴随着发热量的增加,因此如何将模组中电芯热量导出这一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导热铝板将电芯热量输送至外界,但是容易产生导热铝板划伤内芯的情况,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期待一种电池模组导热结构,能够将电芯热量传递至外界,并避免划伤电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导热结构及电池模组,能够将电芯热量传递到外界,并避免划伤电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导热结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所述导热结构包括:
包络件,所述多个电芯设于所述包络件内;
至少一个导热板,每个所述导热板设于两个相邻的电芯之间,且所述导热板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包络件的底面;
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设于所述电芯、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包络件之间,用于使所述电芯、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包络件导热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由导热胶制成。
优选地,所述导热板为倒T型,所述倒T型的横边为外缘光滑的多层结构,所述电芯的侧壁与所述倒T型的竖边胶粘贴合,所述电芯的底端的一部分与所述倒T型的横边相贴合,另一部分与所述包络件的底部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包络件为U型结构,所述倒T型的横边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倒T型的横边通过进入所述连接孔内的所述连接结构胶粘于所述包络件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倒T型的竖边的顶部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为外缘光滑的多层结构,所述电芯的顶端的一部分与所述折弯部相贴合,所述电芯的顶端的另一部分与所述包络件的顶部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包络件为口型结构,所述倒T型的横边和所述折弯部通过连接结构导热胶粘于所述口型结构的顶壁和底壁。
优选地,所述倒T型的横边和所述折弯部均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倒T型的横边和所述折弯部均通过进入所述连接孔内的所述连接结构胶粘于所述口型结构的顶壁和底壁。
优选地,所述导热板为导热铝板,所述导热板通过折弯一体成型。
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缓冲层,每个所述缓冲层设于两个相邻的电芯之间,且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导热板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和上述的电池模组导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电池模组导热结构及电池模组,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导热板有效的将电芯的热量传递至包络件,达到散热的目的;连接结构将电芯、导热板和包络件连接为一体,避免模组振动中电芯的振幅过大;导热板设置外缘光滑的多层结构,避免划伤电芯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23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讯管理机的接口保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心理辅导材料展示架